林黛玉忧心忡忡,不明白贾母为什么会突然叫她回去。
史侯夫人有些不舍,殷勤叮嘱道:
“黛玉,你如今先回贾府也好。
你二叔叔下个月就回京了。到时候,我再接你来住几天。
你回去后,劝老太太多多保重身体。
前儿冯太太和我说,等你二叔叔回来,就要定日子。
你二叔叔不在家,云丫头的事情,落在我一个人身上。
云儿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一天到晚,没一刻安静得下来。
想对她严一点,又怕她觉得委屈。
等到定了日子,我也顾不得名声不名声的,非要好好管一下她!”
黛玉忙道:“二婶婶的一番苦心,云妹妹会明白的。”
又道:“我回去后,把二婶婶的话,告诉老太太。
二叔叔回京,老太太必定高兴;二婶婶事多,自己也要保重身子。”
又说了些家常闲话,黛玉便上车离开了。
林黛玉一路上都在思索,不知道贾府如今是个什么情景。
贾母让黛玉去史家的本意,是要减少宝玉、宝钗胡孱之事,对黛玉造成不良影响。
黛玉深知王夫人的性格,她当众指责王嬷嬷夹带东西出潇湘馆,已是不可理喻;又为一个毫不相干的香菱,大闹紫竹庵。
天知道她还会做出什么事来!
果然,黛玉生日那天,她命宝钗色诱宝玉,并带领众人当众揭破。
这是一个母亲和姨母会做的事情吗?
黛玉黯然,王夫人为了对抗贾母,完全不考虑宝玉的感受。
如果宝玉和宝钗订婚,史家会得到消息。
黛玉心里不由一沉:“难道老太太她……贾家的家事,姓林的不配管,也不想管。
可老太太对我有养育之恩,我怎么能在她有事的时候,跑的远远的?
别的事情我做不了,替老太太解解闷也好。”
她不明白,她明明很想逃离贾家,可一旦贾母有事,她心里却不安乐。
车到宁荣街,已有几个贾母处的老嬷嬷在角门处等着。
黛玉在西北角门下车,行了半日,方到贾母的院子。
李纨、探春、惜春都在贾母正房说话。
黛玉向贾母请了安,又与众姐妹见过礼后,贾母把黛玉唤到身旁坐下,细问她在史家的情形。
黛玉先把史侯夫人交代的话说了,方回答贾母,近日去了哪些人家:
“崔尚书、赵侍郎,是从前去过的。
方学士、周学士、刘少监,这三家是首次去,偏了不少东西呢。”
贾母哈哈笑道:“这丫头,跟凤丫头一起久了,学得市侩了!”
众姐妹都笑了。
探春欲问黛玉什么,还未开口,就见凤姐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哎吆吆,我好像听到有人在骂我呢。”
众人又笑起来。
黛玉忙起身见了礼,复又坐下。
凤姐指着黛玉道:“可见我来得巧!不抓个现着,她还不肯承认呢!”
说罢笑起来,拉着黛玉的手问道:
“史大妹妹怎么没和你一起来?在侯府住得可还习惯?”
黛玉笑道:“史家二婶婶待我很好。云妹妹这会子要做女工,不得空来。”
贾母道:“湘云她叔叔下个月回京,婆家那边定了日子。
这会子,她要学习的东西多着呢。”
林黛玉很细心。
她留神察看,觉得贾母有意兴阑珊之感;就连凤姐的笑声,也似乎在掩饰什么。
坐了一会,黛玉回房换衣服,紫鹃告诉她:
“老爷如今不管宝二爷的事了。
老太太和太太,还在打擂台。
二太太已经和薛姨太太说定了亲事,还少个媒人。
二太太请珍大奶奶去薛家提亲,珍大奶奶不肯得罪老太太,推说她最近星宿不利,替人做媒会祸及新人。
二太太又请璜大奶奶和琼二奶奶去提亲,她们也推掉了。
老太太和二奶奶担心,三月初一是二太太的生日,宫里必有赏赐,也会有指示。”
林黛玉换过衣裳,依旧到贾母屋里说话。
午饭后,黛玉回房歇午觉,紫鹃又道:
“昨儿听见人说,过几天,林大爷会来府里住些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