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宝钗禀明贾母、王夫人后,在新房置了酒席,专请几位小姑子。
新嫂子头一次正式宴请小姑子,探春、惜春、黛玉、湘云,早早就到了。
宝玉宝钗的新居,从前是薛姨妈一家住着;众姐妹搬出大观园后,李纨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
众姐妹听说宝玉出去了,笑道:“这可奇了。他知道我们要来,竟然不在!
到底是什么人请客,有这么大的魔力?”
探春不过说说而已。
按理来说,宝玉婚前,厮混内帏已经有所不妥;
婚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在内宅厮混了。
宝玉结了婚,就是大人了,男女大防,是重中之重。
不管是亲妹探春、族妹惜春,还是表妹黛玉、湘云,成婚后的宝玉都要避嫌。
至于小姨子薛宝琴,更是要像“躲贼”一样,避免见面。
宝钗笑道:“左不过和那些清客相公们喝酒。
去哪里喝了,我却懒得过问呢。
男人常说:‘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
我今儿也准备了几坛美酒,与妹妹们共谋一醉。”
几个婆子抬了两坛酒进来,还是密封的;撕开封印,一阵浓烈的桃香扑面而来。
宝钗笑道:“这酒叫做‘桃花露’,最适合闺阁中人。
它尝起来甜如蜜桃,芳香细嫩,郁而不腻。
这桃花露不但好喝,还清凉止渴,是消暑佳品。
女子常喝它,还能活血养颜呢。
所以,它被人称为‘闺中圣品。’”
众姐妹纷纷夸赞二嫂嫂博才,连喝酒、酿酒也是行家呢。
众姐妹在东北小院喝酒之事,暂时不提。
且说贾宝玉,得知宝钗今日宴请姐妹们,一大早便走了出去。
暑天热地,没什么地方可去;想来想去,决定去大观园中走走。
贾宝玉在大观园逛了半天,出了东南角门,只见茗烟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茗烟道:“二爷,二爷,可找到你了。
大舅爷、二舅爷在仪门那等着你呢。”
宝玉愣道:“奇了,他们等我做什么?”
茗烟拉着他便走:“二爷,去了就知道。你问我,我也不知道。”
贾宝玉在贾府后街,见到薛蟠、薛蝌兄弟。
薛蟠一见到宝玉,拉了他就走;紧走几步,上了马车。
宝玉还是不解,问道:“薛大哥、薛二哥,你们这是拉我去哪里呢?”
薛蟠道:“对不住得很,今儿想借你的名儿,我们去做客。”
宝玉奇道:“这是去谁家呢?大热天的,去别人家里做客,讨嫌得很。”
薛蟠道:“没多远,就在花枝巷,程日兴府上。
我听见人说,他得了件好东西,请冯紫英、史湘齐、刘东英,还有几个世家子弟,一起赏玩。
不单有好东西,还有‘妙’人呢。”
薛蟠边说边流口水:“连那位艳绝长安的白牡丹姑娘,今日也应邀出席呢。
那白牡丹,犹如瑶池玉女;能见她一面,连神仙也不想做了。”
宝玉有些不乐。然而,已经上了马车,还能怎么样呢?
宝玉便道:“那程日兴,你是认识的,何苦拉我去做这‘不速之客’呢?
就是史湘齐、冯紫英、刘东英,你们也是见过的。
你如果倾慕白牡丹,可以改日去她家的。
她既然高张艳帜,自然不怕人去。”
宝玉话刚落,一定到了地头,他不好再说什么。
三人到了程家,递上名帖。
那看门的人认识贾宝玉、薛蟠、薛蝌,命人引三人进去。
才过了两个穿堂,程日兴便迎了出来:
“稀客,稀客。今天刮的什么风,把宝二爷、薛大爷、薛二爷吹来了?
恕我迎接来迟。”
贾宝玉连忙长揖还礼:“不速之客,怎敢劳动先生出迎?
尚望先生恕我等来得冒昧。”
程日兴再次还礼:“宝二爷能来,顿使寒舍蓬荜生辉。请三位到厅中待酒。”
说完,含笑转身,引领着三人前行。
这文绉绉的客套话,薛蟠早已憋不住。
大大咧咧地说道:“听说白牡丹姑娘要来,已经到了吗?”
程日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