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这次跟着宝儿的福,咱也去看看。”
姜老爷子觉得老妻说的很有道理,便也点了点头。
能去外面看看,姜宝儿自然不会反对,反正她对姜若已经打算好了。
不过令姜宝儿有些奇怪的是,其余人竟然都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按照常理来说,姜家也不会让两个老头子带个小孩子跑那么远吧?
二房要挣钱,就不说跟着的话了,可是大房三房怎么也这么安静呢?
奇怪,但是不关她的事,他们爱去不去。
话题结束之后,姜宝儿便来院子找姜若。
姜若是从来不会参加他们的家庭会议的,所以对此一无所知。
姜宝儿想了想,先把她要出远门的事说了,然后问:“再过几日你就要开学了,你是想住县城还是住在这里?”
姜若瑟缩的低着头,并不开口。
姜宝儿知道他是怕自己从玉溪观回来就不要他了,于是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
姜若眼睛一亮,点点头:“那我想在县城住。”
在这院里待久了,他怕被姜李氏和姜钱氏挤兑死。
姜宝儿摸摸他的头:“行,二哥二嫂总会留一个人在县城看羊,你若是有事,直接去寻他们,在学堂里若是受到欺负,就去找姜云升。”
都是同村的,自己还算对他有恩,他总会照应一二的。
听到这话,姜若悄悄撇了撇嘴,不应她。
为姜若准备好去学堂需要用的东西,又留给他十两银子,再与姜柔姜云升交待一番。
第二日一早,姜家三人便踏上了旅途。
可惜姜宝儿怎么也想不到,姜家老两口居然打算走着去!
姜宝儿一路唉声叹气,姜王氏自然是心疼不已:“我的乖乖,再坚持坚持,就快到了。”
姜宝儿一个激灵:“这不是刚开始吗?怎么就快到了?”
姜王氏叹气:“可惜咱们没个牛车。”
姜宝儿眼珠子一转,对着姜王氏嘿嘿笑道:“娘,你猜猜我在家做了什么?”
“你把那小崽子丢了?”
两人牛头不对马嘴,姜宝儿继续道:“娘,出发前我找几个嫂嫂聊了几句,要来了三两银子。”
姜宝儿做出满脸期待求表扬的:快夸我快夸我。
姜王氏果然一脸兴奋:“真的?我宝儿真厉害!”
姜宝儿同样一副激动神色,当然是假的!他们怎么会给钱?
“娘,既然给了我们钱,那我们何必走路呀?我的命已经很苦了,别命还没改好,腿反而走断了,娘,咱去租个车呗?”
“呸呸呸,不许乱说!你的命才不苦,你是富贵命,有福命!”
“是是是,既然是富贵命,咱得从现在开始啊!娘,租个马车嘛,让我先富贵一下。”
姜王氏:……
虽然她表面呸呸呸,内心其实觉得女儿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反正这钱也不是自己的。儿媳妇的钱,不用白不用!
想到这里,她朝身旁人的肩膀上一拍:“老头子,租个车!”
虽然如今已不是盛夏,但天气还不算凉爽,姜塘毕竟也上年纪了,走了这么久,也累的要死要活的,只是表面还硬撑着。
“行,宝儿还小,受不得苦,租就租吧。”
文山与县城是相反的方向,三人走了大概一个半时辰,也就是现代的三个小时,终于到了一个叫做土巴的镇子。
姜宝儿跟在姜塘后面,姜塘想租个牛车,姜宝儿不同意。
“爹,牛车脚程多慢啊。听起来好像比马车便宜些,可牛车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太久了,多一天就要多给一天的租钱,更何况这路上难道不吃不喝了?万一中途再多住几晚的客栈,那费用可贵了去了!还不如租个马车,价格前期高了点,但总体节约啊!娘,你看爹,一点都不知道节约。”
姜塘:……
牛车夫:……
牛车夫有些无奈:“几位要去哪儿啊?还住客栈?”
“我们要去文山,你这牛能上去吗?”
“嘿,小姑娘,你是不是乡下人啊,牛不上山,怎么吃草呢?”
姜宝儿:……
“大叔,您别生气,我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
姜塘虽然觉得姜宝儿说的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农村的根子已经深入心里。
马车?那是有钱人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