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尺寸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方泽听着天剑的叙述有些好奇其中的具体区分。
“按照数据库记录,太空舰船有着明确的划分。”
“最大尺寸在五十米内的属于微型舰,部分无人机或者载人战机就属于这个分类。”
“五十米到三百米范围内的属于小型舰船,三百米以上到八百米范围属于中型舰船,八百米至两千米属于大型舰船。”
“在向上的舰船就属于特殊分类舰船了。两千米到八千米属于重型舰船,八千米到十五千米的尺寸属于旗舰级,十五到三十千米属于超巨型旗舰。”
“而正常超过三十千米的就不再是舰船了,属于太空城级别。太空城同样有所区分,不过不是按照尺寸而是按照容纳人口。”
“千万级以下均是小型太空城,中型太空城就可以容纳上亿人,大型则可以容纳数十亿人口。其尺寸不定,造型也不定,不一定是城市也可能变成人造星球或者星环结构。”
“天剑城的造型偏向舰船,其尺寸并未超过超巨型旗舰太多。且具备强武装以及高机动能力,属于异种型太空城,也可以划分为超限级超巨型旗舰。”
听到这里方泽莫名的想起了之前在地表蚁巢中发现的那艘生物金属飞船。
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当时发现的残骸尺寸,方泽有些不确定的将其划入了中型飞船。
很显然在零号地下城附近的那段舰体残骸很明显是属于某个巨型旗舰的舱体结构。
毕竟近千米的截面足以体现出其尺寸的庞大。
而天剑城那动辄二三十公里的截面很显然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舰船能源储备下降至197%”
突然响起的提示让方泽拉回了注意力。
“开始下降了?能量产出结束了?”
方泽饶有兴趣的调出了运输舰的系统界面查看了一下供能反应核心状态。
能源产出并未完全停止,但是其产出率已经开始下降,原本还不断上升的能源储备已经在星港基站的抽取下逐渐有了一丝回落。
十多秒过去之后,能源产出彻底结束,原本手指大小的镒结晶只剩下了一些碎裂的淡紫色残渣,残渣呈现粉末状,其总量还不到原本结晶体积的四分之一。
很快,一个机械臂带着一个类似吸尘器的结构凑到了反应炉中,所有残余的镒结晶粉末被全部吸走。
“这些粉末还有价值么?”
方泽看着正在回收的粉末有些不解。
“有,这些镒结晶粉末可以被太空城的物质反冲核心全部反应,释放全部能量之后就会被彻底消耗。并且这些粉末还可以制作特殊的弹药或者武器,其内部残留的能量依旧可以被调用。”
“粉末材料混入实弹武器中可以给弹药附加能量爆发效果,使弹药同时具备能量武器特性。”
对于天剑的说法,方泽满是好奇。
“现在可以登陆运载舰了吧?等参观完带我去看看这玩意做出来的成品弹药有什么特别的。”
“了解,正在调用标准对接结构。”
天剑激活了星港的对接口,这是它第一次激活标准对接程序。
原本的柔性连接器本质上其实是为了货物运输的大尺寸通道口,毕竟货舱位置各自不同,而且货物造型和尺寸可能会有一些不确定性,管道状的柔性对接口配合无重力环境,运输装载物资都很方便。
而正常的人员对接口其实根本不会这种方式。
一个全金属的廊桥结构从登陆大厅伸出,在接近运输舰侧面的一块区域之后,一道细小的引力光束立刻出现。
廊桥底部的金属口和舰船外壳上的几个凹槽对接之后自动锁死。
廊桥贴紧舱体外壳之后上方的透明遮罩同样和外壳上的特定机构接驳。随后整个廊桥完成气体加注,舰体外壳上被笼罩的部位开始收缩并且将一小截廊桥结构扯入舱体内部,随后自动闸门上下张开。
方泽走进登陆大厅,沿着延展出去的廊桥缓缓走入太空。
意想中的失重感并未出现,显然廊桥结构也具备独立的小型引力结构,就这样踏着金属走廊,方泽大步向前。
透过廊桥上半截的透明遮罩,方泽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站在太空中的感觉。
一侧是巨大到看不见全貌的太空城市,一侧是高达数十米的巨大运输舰。
一种莫名的渺小感在方泽肉眼看到一切之后涌上了心头。
穿过长达数十米的廊桥结构,方泽真切的踏入了运输舰的人员登陆舱。
厚重的外壳可以看见收缩入船体的装甲闸门,内层的气闸门已经自动升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