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子,我吃好了,这就去上班了。”
“你在家好好休息,要是觉得无聊,就去院里和三大妈他们说说话。”
说完,也不等娄小娥回话,许大茂狗皮帽子往头上一戴,围脖也顺着脖子一绕,推着自行车就往四合院外面而去。
遇到的邻居都和许大茂热情的打着招呼,毕竟昨天许大茂的表现,他们还是记忆犹新的。
许大茂也都一一回应着,和这些普通邻居又没有仇,许大茂倒也不至于甩脸子。
到了中院,恰好遇到易中海带着贾东旭,一同向外面走去,看来是一起去上班的。
倒是没有看到傻柱,不过也正常,傻柱是厨子,虽然不是主厨,可因为轧钢厂只管中午一顿饭,倒也不用去那么早。
许大茂看见易中海两人,也没有打招呼的意思,毕竟梁子已经结下了,也没必要再惺惺作态了。
只当两人不存在,许大茂推着车子,过了院门的门槛后,许大茂就上了车子,骑着往轧钢厂去了。
落在后面的易中海和贾东旭,看着许大茂远去的背影,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只是此时的许大茂,才没空理会那两个家伙是什么反应呢。
在通往轧钢厂的路上,许大茂因为骑着车,可没少收到路人羡慕的眼神。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有一辆自行车作代步工具,那绝对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许大茂的这辆自行车,还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厂里分配给他下乡放电影用的。
不过许大茂除了放电影的时候骑,平时上下班的时候也会骑,反正已经把车子分配给他了,只要别弄坏,许大茂爱咋骑就咋骑,也没人会管。
许大茂没想到自己这也算是混上公车私用了,难怪都说放映员这份工作好,不说别的,就光分配自行车这件事,就够别人羡慕的了。
欣赏着沿途独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文风景,骑着车没多久,许大茂就到了轧钢厂。
现在的轧钢厂还没到后世的万人规模,可也不小,各个车间,各个科室部门加在一起,也有将近五千人的规模,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厂。
现在厂子还只是副厅级单位,等扩建后,会升到正厅级单位,厂长和书记都是正儿八经的正厅级干部。
由此可见,轧钢厂这个平台还是很大的,只是对于普通工人而言,就算干一辈子,也只是技术更好的工人,只有行政编的那些人,才能往上升。
可惜的是,许大茂虽然是放映员,属于宣传科,可却不是行政编制,因此不出意外的话,许大茂干一辈子也都只是放映员,只不过会随着工级、工龄的提升,工资也会有所提高罢了。
这也是剧中许大茂一直想当官,却未能当上的原因之一,虽然有娄家的身份影响,可和他本身没有行政编制,也是有关系的。
当然了,二大爷当不了官,也和这个有关系。
至于后来二人当g委会副主任和纠察队队长的事,那完全是时代的特殊性导致的。
而且那时候他俩的官,都是空有官架子罢了,行政级别还是没有,这也是后来两人都被打回原形的原因。
没有行政级别,就说明没有得到国家系统的认可,只是个人封的官,当那个人倒台了,他封的官也就随之作废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先按下不表。
等到了轧钢厂门口,许大茂就被保卫科的拦了下来,当然,不是保卫科的要找他麻烦,而是今天带队的这个人许大茂认识,来找许大茂讨烟抽的。
这个时候的工厂保卫科,可不是后世的保安能比的,这保卫科妥妥的国家编制先不说,人家一个个还都是荷枪实弹的,甚至于还有炮。
而且人家虽然守在厂子里,可编制却是在武装部的,人家直属武装部管理,厂子里下的命令,如果没有武装部的允许,人家连鸟都不会鸟你。
这也是时代的特殊性所造就的,那会儿刚解放,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各种敌特活动猖獗,大搞破坏,所以为了保护重点单位的安全,这才给了保卫科这么大的权限和武力。
当时的院里大爷制度,也是为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好揪出隐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坏分子,这才设立的,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慢慢变成了调节邻里纠纷的非官方职位。
而有些人,如易中海这样的,就完全是拿着管事大爷的这一丁点权力,满足自己的个人私欲了。
拦下许大茂的不是别人,正是保卫科三队的队长牛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