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个忍不了的性子,从来也不会委屈自己,当即便阴阳怪气起来,“宝姐姐好快的脚,从梨香院到太太那儿请安,又回梨香院,又到太太处和金钏姐姐一起过来。”
宝钗面不改色,“妹妹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忘了丫环们,我听姨妈说起宝兄弟生病了,伤心得很,我便叫莺儿家去拿药,又代姨妈来看看宝兄弟。”
宝钗待要说些诸如“妹妹却要当心,别叫眼泪流成缸,淹在里面才是”的话,好歹忍住。宝钗深知林黛玉有老太太、贾宝玉宠着,素来爱使小性儿,却也不曾有什么坏心眼。凡事忍让,退一步可海阔天空。
可巧金钏放好药回来,二女想到宝玉生了病,需要静养,便也忍住了话头,一同告辞了。
钗黛二人出门后边各自回房,且说黛玉兀自思量,实在想不出为什么宝玉身边的大丫环全换了一遍,紫鹃捧着瓶花进来,“姑娘刚刚不在,定然是去看宝二爷了。”
黛玉不答反问,“紫鹃,袭人、晴雯等人不在,连麝月秋纹等人都见不到影子,你知道她们都去哪里了吗?”
紫鹃忙把瓶花放好,走近前来,“姑娘可快别问了!”
“这可奇了,我去问老太太去!”黛玉纳罕,作势抬脚便要寻外祖母去。
这如何使得?紫鹃忙拦住,“似乎是他们伺候宝二爷不当心,被老太太当场拿住,发了好大的火,姑娘这会儿去问,只怕老太太仍在气头上呢!”
“为什么生气?”林黛玉穷追不舍,“不说别人,袭人最是小心谨慎的,晴雯虽心直口快不饶人,但也不是什么仗势欺人的坏人。紫鹃,你从小和她们一起长大,应该最是清楚她们性子的。”
“不说前几年,他们打坏了多少东西,便是上个月,宝玉的奶娘李嬷嬷看不惯袭人,闹了多少回?终究还是偃旗息鼓。好好的怎么会生这么大的气?到了这样的地步。”
紫鹃不愿意欺骗黛玉,可她也是真的不愿意,让这些事情脏了她家小姐的耳朵。
正在紫鹃左右为难的时候,黛玉抿了抿嘴,终于说出她心中最担心的地方。
“这两个本就是老太太的丫环,特地指给宝玉的。紫鹃,你和她们一样,原是老太太的,会不会你也……”
原来黛玉是担心这个,紫鹃的心底涌出强烈的悸动,是心疼,是感动,“我告诉姑娘就是了,只是姑娘千万别在外面提起此事。”
“嗯嗯!”
紫鹃起身先探头往窗外看去,确定无人后才道,“昨夜大家都散了,琼少爷、琏二奶奶和那边府里的蓉大奶奶去找宝玉,正撞见袭人错处,老太太和太太亲自发话,撵了袭人、连宝玉房里的大丫头们都不能免责,有些去了大老爷那边,有些便不知道了。”
黛玉不解,“袭人犯了什么错,惹得老太太这般生气?袭人最是温柔稳重的,话又少、眼睛又细、脚又快……这样的人能犯什么错?”
面对小姑娘清澈的眼神,紫鹃顿时语塞,那些腌臜的事怎能污了姑娘的耳朵?紫鹃不是个能言善辩的,再则实实在在害怕黛玉去外面乱问,这种事实在尴尬,只好和盘托出了。
黛玉听罢,心里不大自在,她知道这就是她爹爹和娘亲要做的事,她更知道爹爹也会跟那些姨娘们做这样的事……
可是,她还太小,虽然知道这样的事,却无法完全理解,那么,这种事是正常的吗?
若说不正常,凡是大族公子,哪里有人没有这档子事?贾家各位老爷少爷谁也都是这样过来的,便是一向自诩端庄君子的贾政也不例外,谁也不会苛责什么。
只是,宝玉的年纪实在太小,袭人又是拿着贾母那边的月例银子,算是长辈的婢女。
又正好被杜少琼这个外客撞破了,这才是贾政等人恼火的地方。
黛玉坐了半晌,拿起《李太白诗集》,半天也没翻动一页,只好又放下,“雪雁,我要去外面走走!”
可是,又能走去哪里呢?
林黛玉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贾宝玉的院子门口,可是她看看天,看看地,摸摸粗糙的树干,把小石子踢一下,走过去又再踢一下,就是没有进去。
进去了,又能说什么呢?
“表妹,你也是来看宝玉的吗?”杜少琼突然从一边走了出来,把林黛玉吓了一跳。
“这,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杜少琼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因我家先生只放了我两日假,我便想看望过宝玉,便要回去学社了。方才见表妹在此处徘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