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味作画。多看,看明白,想好了再动笔。”
上课时间结束,老师让学生们自由活动。 等苏老师离开,大部分学生没有急着动,有些人想要接着刚才的感觉,继续完成预定目标,有的人开始讨论。 只有几个人,开始收拾,准备去吃晚饭 姜哲虽然接受了挑战任务,但不会急于求成。 他将着收拾画具,离开画室,看到陈嫣已经在外面等自己。 两个人一起去吃晚饭。 刚刚坐下,陈嫣看到姜哲开始接电话,等到通话结束,她问到:“什么事?” 姜哲收到汪真的消息,他的作品起运。 陈嫣听姜哲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她把几块牛肉,夹到姜哲碗中。 “这个消息,你告诉老师们了吗?” 姜哲说:“已经告诉秦教授。但是我也拜托秦教授,先别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陈嫣说道:“今天,我碰到那位高中同学了,就是乐手之一。她今天主动向打招呼。” 姜哲诧异:“你不会把前面的事情,忘了吧?” 陈鑫说:“怎么可能呢?我也只是回应了一声。” 姜哲说道:“当时已经闹得不愉快,以后,怎么弥补也没用。” 陈嫣:“我看她的意思,是想弥补关系。” “别理她。” 陈嫣很快解决晚饭,“你什么时候再让我做的模特。” “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陈嫣说道:“我看到你画别的模特,心里不舒服。” 姜哲说道:“原因,我跟你解释过。那些画,可能会卖出去。用你当模特,不太合适。不过,可以画一些自己收藏的画。” “好,什么时候?” “等到周六吧。”姜哲考虑,到了周末,可以在放松的时候,搞一点小幅的创作。 “好。”陈嫣高兴了。 …… 晚七点,姜哲回到自己的画室,开始翻看自己曾经临摹过的诸多大师的素描作品。 这些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他品读大师的作品,感受绘画语言的差异,通过对比他们的作品,希望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米开朗基罗的素描,雄强有力,结构精准,形象中蕴藏澎湃的激情,有一种恢弘气势。 拉斐尔的素描,典雅沉静,看作品的同时,能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气息,扑面而来。 安格尔的素描简洁概括,用线造型,作品精致而优雅。 姜哲在之前的临摹中,已经深有体会,安格尔的作品,虽然看起来很现实,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做概括和美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作品比较,安格尔的画,多了几分唯美。 他放下手中画册,开始翻看费欣素描。 他觉得,费欣的成长经历,很有借鉴意义。费欣接受的是列宾美术院严格的素描训练,虽然一开始走的是现实主义道路,但是,他推崇绘画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让他的素描,超越了习作的概念。 看完了这些画册,姜哲有了一些想法。 他找出了一本弗洛伊德的画册。从魔都买回这本画册,只是观摩,还没来得及临摹其作品。 他找出画册中一副男子的素描头像,开始用速写的手法临摹。 弗洛伊德的作品,属于具象写实画,但素描从结构入手,一切从主观出发,用抽象型的提炼和概括,着重表达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呈现的是人的生命与精神状态。 姜哲在临摹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这种不追求外在的漂亮,专注绘画语言本身和内心世界的感受。 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 自己在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时,能做到准确和真实,如果把这一优点继续加强,让观者身临其境,也许能增强美。同时,这种真实可以是主观的表现。 如果,把自己的观察视角与古典素描的手法,结合在一起,也许就能走出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藩篱。 想到了这一点,姜哲停笔不画。 他站起来一边走动,一边顺着刚才的思路,进行思考。 艺术家所处的时代不同,针对的问题不同,秉持的审美观念也不一样,因此,在塑造与表现对象时的着眼点就应该不同。 这不仅仅是风格的不同,而是由于时代的变化导致的精神指向不同。 他飞快的来到工作台边,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写在纸上。 从最开始的融合想法,一直写到对突破的思考。 期间划掉了很多,又修改了几次,最终留下了几句话。 “表达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