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想起上一世看到的各种古怪甚至恶俗的落款,忍不住露出笑容。
“姜哲,继续说,怎么停了。”付敏问道。
姜哲说道:“妹妹,我要开车,简单说,要让买家觉得他不是在买画,是在买你的未来。“
再次等信号灯的时候,兰馨主动换了话题。“那个姜哲,你看过我的毕业创作,觉得配什么装裱更好?“
“选立轴,就用宋式装裱,绫裱用高档材料。”姜哲说道:“如果用镜心,需要现场搭配起来看看。”
付敏和牟星也加入讨论……
姜哲把车开进画廊楼下的停车场,看到画廊的经理已经在等他们。
车子停稳,姜哲几人下车,经理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我已经把配框的师傅请过来,还把所有的样品都准备好,你们一来,就可以直接挑选。”
几人急忙感谢。
进入画廊,一路和遇到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来到工作间。
一位四十几岁的男子,看到姜哲几人进来笑呵呵的站起来迎接。
师傅姓刘,姜哲几人与刘师傅合作过多次。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
姜哲几人分别说出自己的要求。
刘师傅看过几人的作品图片后,开始给出建议。
“最近刚到了一批新框,我把样品带来了。“
他带着几人先挑选,然后比对。
付敏的指尖抚过古铜色框子的浮雕葡萄纹:“我的作品配这个,应该不错,光照下来会有藤蔓投影“
“建议选宽度递减式复合框。“牟星掏出笔记:“根据视错觉原理,7cm外框+3cm内框能让画面产生“
“停!“付敏把头发理了理:“我是来选框不是来上课的!“
姜哲的视线样品墙上扫过。
看到一款黑胡桃木外框,想起在纽约某画廊看到的展览——这种装裱法,也许能让观众聚焦笔触肌理。
他记住这款,又去看其他的外框。
最终选出三款,进行比对。
“试试这种!“刘师傅用托着鎏金框凑近,“这款仿威尼斯古董框,雕的是月桂叶纹“
兰馨在国画装裱区犯了难。
画廊工作人员打开几种高档绫绢,介绍那种纹样适合工笔,哪些纹样配写意。
“试试这个。“姜哲不知何时走来,抽出一卷浅青冰裂纹绫子。“和你作品中的部分颜色呼应,又不相同。“
兰馨和姜哲讨论起隔水的选择。
不久,付敏也来询问姜哲的意见。
“姜哲!这框衬我的作品,有没有视觉冲击力?“
姜哲说:“是不是有点老气?”
牟星更直白:“像烧烤摊的啤酒和小桌子。“
“去死!“
牟星已经选好了外框,算好价格后说道:“全套的价格,好贵?”
兰馨也有这种感受,放在以前,她可舍不得用这么好的装裱材料,但是为了参加毕业创作展览,再多的钱也要花。
经过讨论比较,姜哲选择了黑胡桃木有简约浮雕的外框。
付敏选了柚木仿古框,年轮纹路与笔触肌理形成双重韵律。牟星给作品配了7cm宽金属色在框,镜面效果能倒映观众身影。
兰馨最终选定宋式装裱,浅青色绫绢隔水,印有暗纹云气。
当然,这些选择,还要拍照,给各自的导师过目。
目标完成,姜哲几人从画廊离开,感觉又轻松了一些。
原本计划着要一起吃饭,可是姜哲接到了一个电话后,无奈的对付敏几人说道:“抱歉,今天没法一起吃饭了,家里又来客人了。”
“你快回家吧,不用送我们。”兰馨说道,
姜哲说:“送你们的时间,还是有的,走吧,上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