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传来滴答的声音,像是落雨,这种天气最适合睡觉。
苏凤刚睁开眼,便觉得浑身疼的要命,全身筋骨就像拆散了一般,头一阵阵眩晕。
苏凤慢慢坐起,看看周围,不知身在何处。窗户没关严,也许是被风刮开的,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
苏凤一手揉着头,慢慢回想起来,她是被发狂的马车颠的数次撞到头,这才晕过去,可这是哪儿里呀?
就在她发懵的时候,门轻轻被推开,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进来,见苏凤坐在床上,忙惊喜的说道:“郡王妃,您醒了。”
苏凤觉得这个小丫头有些眼熟,忙问道:“这是哪里,你怎么认得我?”
小丫头有些腼腆的笑了笑,说道:“我前些日子才见过郡王妃,怎么会不认得,我去叫我娘了来。”
苏凤见她要走,忙说道:“麻烦你帮我端杯水来。”
小丫头答应一声,忙又跑了出去。
一会儿便听到了脚步声,还有说话的声音,“你没看错,郡王妃真的醒了。”
“真的醒了,就郡王妃还和我说了两句话呢,还让我倒水来喝。”
“我去看看,你赶紧去厨房烧水,用山泉水,别泡茶,刚醒肚子里没食不能用茶,你快去。”
一会儿门被打开,随后进来一个妇人,一脸笑的给苏凤行了一礼。
苏凤仔细一看,还真认得,就是前段时间刚见过的余嫂子。
“郡王妃醒了,可吓死我们了,您这一昏迷就是一天一夜,菩萨保佑可算醒了,现在感觉可好些了。”
苏凤撞晕后的事情全不清楚 ,忙让余嫂子起来,问道:“是余嫂子救了我,这是哪里?”
余嫂子忙说道:“郡王妃别急,现在没事儿了,你这么长时间没吃没喝,先吃些东西。”
说着,先帮苏凤擦洗了一下。
这时,那小丫头提着壶热水,拿着茶具进来了。
“娘,山泉水我烧开了,杯子也用开水烫过了,还有洗漱的水我也在锅里温着呢。娘,一早熬的米粥是不是也要端过来?”
倒真是个心细的小丫头。
苏凤说道:“劳烦余嫂子给我倒杯水吧,这么长时间嗓子干的难受。”
小丫头忙把水倒了杯端过来,“这是烧的山泉水,娘说您刚醒不能喝茶。”
苏凤笑了笑,接过来,慢慢喝完,又让小丫头倒了一杯。
等喝完了粥 ,苏凤才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秋收结束,庄子上也闲了下来,余嫂子和当家的便出去走亲戚了。
偏巧这一天余家大哥中午酒有些喝多,在亲戚家歇了会儿,等俩人赶着小驴车往回走时,天已经不早了。
余嫂子唠叨了余家大哥一路,就在经过山林时,看到一辆破损的马车。
于家大嫂让于大哥赶紧走,别多管闲事,余家大哥多看了两眼,才发现车上有端王府的标记。
一听说是端王府的,这两口子才停下小驴车,等余嫂子掀开车帘儿,看到一个女子靠在车壁上,头发有些微乱,额头留下的血模糊了半张脸。
等余嫂子看清后大吃一惊,“当家的,当家的,您快过来,这好像是郡王妃。”
“郡王妃,你没认错。”
余嫂子一拍巴掌,“这个哪儿能认错,前些日子刚见过的,我可记得真真的,快搭把手。”
于家大哥一看这马车撞到旁边树上,有些坏掉了,马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再说这是郡王妃,他哪儿能冒犯?
余嫂子说道:“你搭把手把郡王妃扶下来,我背到咱那辆小驴车上去。先回庄子,你赶紧给王府送信儿去。”
俩人尽量小心的把苏凤扶下来,也是余嫂子常年干活儿,力气大,背起苏凤就上了小驴车。
到了庄子上,余嫂子带着闺女连忙打水帮苏凤擦洗一下,又请来大夫看了看。
好在只是撞的有些淤青,身上没有大碍,只是头有些撞伤,具体什么情况,还得再看。
余嫂子她们没敢泄露苏凤的身份,只是让大夫尽量用好药,等送走大夫,余嫂子更是一夜没睡,在旁边看护。
苏凤摸着头上的肿块儿,还真是危险,撞在树上,居然自己没受太重的伤。
“余嫂子,去王府送信儿的还没回来吗?”
余嫂子叹口气说道:“赶的天儿不好,昨天晚上就下起了雨,到这会儿都没停,我家男人昨晚上找了个伴儿,俩人连夜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