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
易北再次掏出玉佩,这回不再遮掩,大大方方的把背后花体的十一露出来给辛辕看。
辛辕干脆一撩衣摆,跪了下来。
“下官叩谢十一皇子提携之恩,愿为皇子肝脑涂地,以报答万一。”
易北俯身,扶了辛辕起身,示意他坐下说话。
“某只是不想明珠蒙尘,大人之才,若屈居內帷,着实可惜。”
易北的声音稍稍有些喟叹之感。
“我从冷宫出来,自然知道世间人情冷暖,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天下士子苦读诗书,为的也只有报效国家,若是连这一点都无法满足,似乎也太……”
顿了顿,易北摇摇头。
“父皇有心,只是世家根深蒂固,只能徐徐图之。”
辛辕顿时有些动容。
在他们这些寒门看来,即便是冷宫中的皇子,也是真正的龙子皇孙,是天底下除去天子以外最尊贵的存在,不可亵渎,只能仰望。
如今这么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和自己说,他其实也希望寒门能有途径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自己何其幸运,能得易北亲口承诺。
微微低头,辛辕稍稍掩饰了一下自己略有些湿润的眼角,再抬头时,便又是那个从容不迫的辛大人。
“那么这位是……”
孟陵十有八九是易北的贴身侍从,但江梨却似乎有些不同。
自己进房间以来,孟陵自动自觉就站去了易北身后,而江梨却是从头到尾跟着易北,易北起身她也起身,易北坐下她也坐下。
试问哪个宫女有这胆子?
辛辕就是再不清楚宫内规矩,也知道这绝无可能。
易北笑着看向江梨。
“徽宁县主。”
辛辕肃然起敬。
自秋狩过后,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关于天子遇刺的小道消息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坊间滋长蔓延,平头百姓们发挥自己茶余饭后最大的想象力,把事件描绘得绘声绘色,而其中浓墨重彩被提及最多的,就是那位救驾有功的奇女子,被圣上亲封为徽宁县主的公主伴读。
“原来是徽宁县主,下官久仰县主大名,竟到现在才知原来早已见过,实在失敬。”
江梨一般都是那个五体投地的存在,很难得被人如此郑重对待,而且浑身上下都透着浓浓的真诚之意,只觉得整个人都快不对了,赶紧起身还礼。
“辛大人过誉了。”
不过很明显,再奇的女子,也抵不过和易北说正经事。
辛辕和江梨客套两句,总算自感动中回过神来,单刀直入,毫不废话。
“五皇子上次来找微臣,大抵也有拉拢之意,其中还问到为何当天会是县主来找微臣报官,为保万全,微臣只得谎称与县主从前是旧识,还请县主见谅。”
江梨摆摆手,十分大度。
再大的锅都背了,咱也不差这一口。
辛辕顿时为江梨的豁达精神大为折服,当场又和江梨敲定了一些关于在哪里认识为何熟识的细节问题,以免哪天五皇子抽起风来再次查问,两边对不上说漏嘴了。
“现在兵部和谢老大人都在暗中授意,向大理寺施压,希望能够压下这个卷宗,而五皇子的意思则是一定要秉公办理,寺丞大人夹在其中也十分为难,陆校尉则在不停的给大理寺提供各种证据,以证明他儿子与事无关,只是误抓,这些东西寺丞大人虽然收下,但却也尽数扣下,下官留心,曾抄录一份,不知现在殿下打算如何。”
易北笑得特别轻松。
“你既然已经猜到,就不用再问我,我能找你的时间不多,其余的你自己把握住度就好。”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辛辕能和自己说这些,明显是已经猜出了自己的意图和打算,不过是再来求证一番罢了。
他相信辛辕能够做得让自己足够满意。
前几辈子这人居然被死死埋没在卢家,就为了替区区一个女人在后宫中争宠而出谋划策,实在是太过浪费。
或许这件事情过后,自己也可以找个机会和天子提上一嘴,以办案得力之名,让辛辕稍稍升个官呢。
辛辕再次素容而拜,叩谢十一皇子知遇之恩,信任之情。
一直板着脸充当一块合格背景墙的孟陵走上前来,抖一抖手中绳子,毫无愧疚之心的对辛辕说了句抱歉,利索的又把麻核塞去了人嘴里。
“大人,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