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都看过了紧急传信,岳不群和岳灵珊两人一连挑了武当派五个支派,都是不分老少,鸡犬不留。
“掌门师兄,我一直不明白,为何武当要跟在少林背后打东打西,得罪江湖同道,对武当有何好处?”清虚怒道。
他倒不是要逼宫什么的,武当派团结的很,道教本身又是注重不借外物,修炼自身,因此武当派上下对权利很是淡薄。
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允许武当掌门肆意妄为,是武当陷入灾难。
“我一直在想,岳不群岳灵珊干掉了少林,就该轮到武当了吧。”冲虚不答,自顾自的说着。“所以我一直在苦苦劝告,大伙儿避避风头,可你们却自顾自的修炼,理都懒得理我。”
大殿内几人略有愧色,为了求长生,把庶务扔给冲虚后,确实没几个人想过要多关注一下。
“你们问我,为什么要处处跟着少林,好像是少林的乖孙子一样,毛好处都没有,倒贴着做事,我一直等着你们来问,没想到拖到了今天,总算有机会聚齐了师兄弟,将事情说个明白。
江湖一连串的风雨,起因是朝廷重道轻佛,少林受到了排挤,估计在北方是待不下去了,只有去南方,而本派,其实也是如此。”
“胡说!”清虚打断道,“重道轻佛,不正是本派的大好机会?”
大殿内的道士们都是这般想,大明看重武当派,张三丰的风头一时无两,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大明重道轻佛,自然只有武当派的好处。
“以前倒是这样的,可是最近几年有了个流言,”冲虚不紧不慢的道,“大元遗老张三丰。”
清虚大笑:“胡说八道。”
这个称呼武当上下都听说过,谣传中,张三丰在元朝当过县令,以大元忠臣自居,自称大元遗老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武当上下都是当笑话来讲。
冲虚不语,只是端坐。
清虚忽然大惊:“难道是真的?”
大殿内的道士们一齐大惊。
冲虚长叹:“要是真的,就好了。”
冲虚这是老糊涂了?
“要是真的,我立马上表朝廷,自请责罚,拆了真武大帝神像,还了历代御赐,武当派是道家,修道者清苦些,也是无妨,总归祖师的错归不到我们头上,我们摆明态度,传承自然还在,信众自然还在。
可偏偏这谣言虚无缥缈,似真似假,怎么也无法验证。
民间半信半疑,朝廷半信半疑。
疑心一起,自然有的是人翻旧账。少林剿了数次明教,武当哪一次没有跟随?这朝中有多少官员视明教后裔?大明天子的血统中,有多少明教的血?
天子和朝廷翻旧账发飙责罚?我还巴不得呢,这样事情就了了,我照样老实领罪,老实拆真武大帝像。
可朝廷会责罚吗?这不是显得历代先帝错了吗?朝廷是万万不会承认的。
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这就更恶心朝廷了。只怕连大明天子,见了本派,也像吃了坨屎似的。
可我偏偏还不能做些什么,以假为真,自领其罪?朝廷必定会问,明明查无实据,为何就这般认了,是有更大的罪需要遮瞒,还是认为朝廷连明察是非的能力都没有,或者是认为先帝错了?
干脆,不声不响的把真武大帝像拆了?朝廷还是会问,为什么呢要拆真武大帝像?这是对朝廷不满吗?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就这么拖着,朝廷的不满就越发重了,最近朝廷官员上武当山的,已经日渐稀少,这还不说明朝廷的态度吗?也只有你们几个沉迷修炼,丝毫不关心外物的人不知道了。”
大殿内几人默然,没想到显赫的武当派也有没落的时候,但是,这又和少林有毛关系?
“唉,因为本派也要动动位置啊。”清虚叹息,“武当派失去了圣眷,以后步履艰难,你们可以埋头不理,我这个掌门,怎么也不能不理的。
武当留在这里,已经是不行的了,要么向南,去福建两广;要么向北,去顺天府,才有一条生路。”
“妙计!”大殿内几个道人一齐叫出声来。
大明朝将天下道教,奇妙的分成了两个教系,北全真,南正一。武当派明明是张三丰自创的道派,却被归到了全真教中。此刻全真式微,正一大兴。
去南方,有南下的少林开路,有正一打下的道教根基,大可重新立下新武当;去北方,有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