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提,生怕皇上把目光落在老七老八身上。”
穆帝皱眉:“朕是吃人的老虎吗?”
老七老八都是他的儿子,他又不是昏君,会因为双生子不详的传闻而随意迁怒治罪?
“皇上不是吃人的老虎,但丽嫔胆子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皇后轻轻叹了口气,“臣妾以前管事时,各宫嫔妃来晨昏定省时,臣妾曾提过让丽嫔不必忌讳这些。皇上是个明君,该给儿子争取的还是要争取,奈何丽嫔始终不敢,臣妾也就懒得多说了。”
她自己失去了儿子,那几年里始终郁结于心,本就无心多管闲事,再加上丽嫔不听劝,总觉得两个儿子若是太过张扬反而不好。
哪怕不受宠,只要能保住性命也是好的。
丽嫔的担心其实无不道理。
毕竟她位份低,后宫有贵妃和德妃在,她担心自己的儿子若太优秀,会被她们记恨,一旦再设计制造出“双生子不祥”的事例证明,他们连保住性命都是奢望。
宫廷处处都是凶险,胆子小,安静低调对于丽嫔这样的女子来说,反而是保命符。
穆帝淡道:“皇后觉得应该给他们什么封号?”
皇后沉吟片刻:“丽嫔位份不高,她的儿子封亲王不太合适,且丽嫔只怕也不愿两个儿子被封亲王,提心吊胆反而不好,索性跟老三一样封个郡王,搬出宫做个闲散王爷,再把他们的婚事解决了,让丽嫔安安心。”
“皇后想得周到,朕稍后就让人拟旨,把这件事先解决了。”穆帝点了点头,“不过赏花宴该办还是要办,正好借此机会给老七老八选个王妃。”
顺便替战王选个家世底蕴厚重的侧妃,以后也好帮衬着一些。
皇后嗯了一声:“臣妾确实很久没热闹热闹了,办个赏花宴也好。”
“那这些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先办个赏花宴,给皇子们选个王妃,下个月千秋宴让礼部安排一下,好好操办。”穆帝轻轻吁了口气,像是解决了一桩困扰多时的大事,“千秋宴之后,皇后重掌后宫,朕再选个良辰吉日,把容苍过继到你名下。”
“皇上。”皇后沉默片刻,眉心微拧,“臣妾可否知道,皇上为何愿意将战王过继到臣妾的名下?是怜悯臣妾多年无子吗?”
“不完全是。”穆帝面色微敛,语气不辨喜怒,“因为顾贵妃配不上容苍这么好的儿子。”
第123章 厌恶从何而来
最后这句话让皇后心头一凛。
配不上。
这三个字说出来,仿佛透露出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顾贵妃在皇上心里已经失去了宠爱。
这是怎么回事?
皇后不认为区区一个五公主惹事生非的举动,就能牵连到她的母亲失去圣心。
顾贵妃不仅仅有两个儿子傍身,还有背后不能忽视的顾家,不管是兄妹之间这点争执引起的教女无方,还是顾贵妃一直以来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的偏心,都不可能导致她失去圣心。
所以皇后怎么也想不明白,皇上语气中隐隐流露出厌恶从何而来。
不过目前来说,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皇上不想说自然有他不说的道理,这么多年夫妻感情,皇后了解穆帝,知道他没有那么多帝王的猜忌心,也不会无缘无故算计谁。
况且为帝二十余年,楚国大权早在他的掌控之中,不管是谢家还是丞相府,亦或者是远离帝都的顾家,单拎出来,都没有强大到可以威胁皇权的地步,不至于让他布局算计。
皇后更愿意相信,穆帝已经在心里定下了储君人选,眼下的决定都是在为这个储君铺路。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疏凰宫不会再如往日一般沉寂冷清,而是即将重新回到前朝大臣和后宫嫔妃的视线之中,再次成为皇帝的最强贤内助。
……
翌日早朝上,气氛显得紧张而压抑。
朝臣山呼万岁之后,穆帝在龙椅上坐下,杨德喜扬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上,臣有事启奏!”丞相第一个站出来,躬身禀报,“臣近日得到消息,战王府来了一名行为鬼祟之人,身份可疑,臣担心京中混入奸佞宵小,是以暗中调查了他的身份,没想到竟是琅琊城少主,臣以为此事分外可疑,求皇上彻查!”
“皇上,战王乃是楚国战神,手握重兵,若有宵小与之来往,对家国安宁不利,只怕会引起朝野动荡,军中不安,求皇上严查此事,万万不可让战王被人利用,做出有损楚国利益之事!”
“琅琊城虽是富庶繁华,可族中子嗣桀骜不驯,视朝堂规矩如无物,城中常年不缺三教九流之辈,若战王与这些人勾搭在一起,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