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精锐一共有五千人,都是老将军亲自选拔和培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一敌十,跟着魏云诺的祖父上阵杀敌,披荆斩棘。
但很多都将性命留在了战场上,也有一些人年龄到了,不能上阵杀敌了,就退居幕后做一些如指挥和训练将士这样的工作。
也是先帝特批这支队伍跟随魏家镇守边疆,有人退了可以再扩充至五千人。
魏云诺心中思绪万千,前世皇帝为了这块令牌就在流放路上一直派人打探,但也正是因为没有得到魏虎令,所以不会轻易杀他。
“好了,咱家搜查完了,还得回去复命,就不送世子你上路了,你们可要一路保重啊!”
公公们并没有搜到皇上交代的令牌,眼下看来东西可能不在他们身上,只能先回去复命了。
魏虎令确实不在魏云诺身上,前世一直到流放后他去到边疆,都没有找到父亲的魏虎令,也没有找到那批精锐
……
看着搜查的公公嬷嬷们走的背影,可苦了二房的人了,他们藏在身上的银票,金首饰,玉镯子都被搜刮没了。
“天爷啊,这是天要亡我魏靖康啊!”
“老爷,怎么办,我们身上的首饰也都被搜刮干净了!”
这以后漫漫流放路可怎么办啊……
但是他们忘记了,当初魏云诺提醒过他们的,但是没人听,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呀。
一行人跟着狱卒出了牢房,却在外面看到了乌泱泱一群人戴着镣铐站在外面。
按照大赵国律例,抄家流放之人要带镣铐游街一圈,出了城门再摘下。
出城三十公里就没人管了,可以自行购买不起眼的板车,但是要想买个驴车甚至马车的话就得等走的更远,甚至还得看官差的心情,
当然,官差们全程都是骑马的……
魏家的人依次带上镣铐,跟在外面游行队伍的后面,仔细看去前面有兵部尚书陈家,兵部侍郎韩家,还有跟魏家有点不对付的朱家和曹家。
尤若珊心里直呼好家伙,皇帝这是血洗了兵部啊,还顺便弄点人给魏家添堵来了,
而且看着朱家和曹家看过来的眼神,这分明是带着怨恨
……
镣铐是将头连同手一起锁起来的,魏云诺由于要用手扶着轮椅前行,因此并没有锁住双手,
“云娇,云婳,你们过来将镣铐放在二哥的轮椅上面。”
他拉过云娇和云婳,让她们两个小姑娘的镣铐可以借力放在自己的轮椅后方,减轻一些重量。
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向前走去,街边有很多早起劳作的百姓,他们看着魏云诺都流露出同情或者愤慨的目光,
很多人觉得魏将军魏世子受到了冤屈,但是看着带刀的侍卫和官差们,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皇帝真是糊涂啊,保家卫国的将军不在了,那家国以后还会不会在呢。
当然也有一些人真的听信了魏将军投敌叛国的圣旨,无比唾弃他们,
但谁又会真正的记住这些呢,不过是一朝抄家流放,百姓一时之间有了谈资,等时间一长,这些都会消散在大家的视线中
……
游街走了快一个时辰,大家的脚都酸累得不行。
好在魏云诺提前找绣娘给大家做了特殊的鞋子,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实际上是千层底,里面垫了很多棉花,走路不会很费脚。
至少现在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老太太和徐氏都还撑得住,不过要想坐车的话只能再等走的更远……
“一刻钟的时间跟亲人告别,若是没有亲人送行就往前走,一刻钟后准时出发!”
官差一发话,大家都看向城门口守着的熟悉的人,
尤若珊的父亲肯定不会来,他巴不得撇清自己跟忠义侯府的关系呢,又怎会自己跑过来。
陶氏的哥哥和嫂子过来送了一个包袱,陶氏感动的落泪,
“哥哥,嫂子,对不起,连累你们了。”
“傻妹妹,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都是一家人,但是父亲实在没有能力把你救出来,此行你定要珍重。”
陶氏的哥哥也非常不舍妹妹遭罪,但是这个时代皇权之上,谁又能挑战皇权呢?
徐氏娘家的嬷嬷也就是姜姨娘的生母不仅送来了一个包裹,还推了一辆跟魏云诺那个差不多的轮椅过来,对徐氏道,
“夫人,家里人都还好,就是老太太身体越发不如从前了,如今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