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朱标的死,不少地方都有了蠢蠢欲动之迹象,甚至一些曾经的功臣将领隐约与朝堂有所疏远,若非他的身死,恐怕北元余孽早早地就理应被清除殆尽。
对于他的死,朱元璋甚是惋惜,毕竟学得帝王之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还未成为帝王的朱标却已然学有所成,自有修行,毫不夸张地说,当年的朱标就是朱元璋,他在,就代表着大明的法度。
他一死,太子党等留下的优秀班底何去何从?
一旦培养其他藩王作为储君,这些班底必定会面临滔天之罪。
心疼朱标,也自然心疼朱标曾经看重的班底,所以朱元璋这才将所有宠爱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其含义,是想要朱允炆继承朱标留下的优秀班底,更也是为了弥补朱标。
毕竟在他看来,朱标没有成为帝王,那么他的儿子倒是能够完成他的遗愿。
正因如此,朱元璋这几年几乎是倾尽心血地培养宠爱朱允炆、
此次询问朱允炆,正是想要看看他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从而真正地成为一介帝王。
“太孙认为,诸位王叔皆为拥有力量雄厚的军队,却很多都不合法度,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做法,削夺他们的兵权会有名义。”
“削藩就必须走讨伐之路!”
“讨伐有罪之藩王,从而震慑其他藩王,达到我皇权巩固的效果!”
朱允炆喘着粗气,一股脑将当时黄子澄同他说过的削藩之策都说了出来。
丝毫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一变,甚至听得眉头皱起。
“这又是何缘由?”
皇爷爷的突然质问,让朱允炆再次慌了神,不过他还是按照记忆当中黄子澄的交代,继续陈述:“太孙认为,大小强弱的势力不同,而顺正与邪逆的事理更不同,所以削藩就必须有所军事上的行动。”
听后,朱元璋的眉头皱的更深了,更是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