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其长处,忽略短处,否则水至清则无鱼。”
刘理趁热打铁,继续给杨再兴洗脑,努力在他心中树立起有道明君的形象。
这场酒宴从晌午一首持续到傍晚,中间白玉京献舞、戚灵薇献唱、秦时月舞剑,在山野乡间隐居了将近五年的杨再兴感觉从没有这样被人重视过,心里高兴,不知不觉间喝的酩酊大醉。
刘理命关索把杨再兴扶到客房下榻,自己在白玉京的侍候下沐浴更衣,拥着美人进了卧房,体会着小别胜新婚的愉悦……
次日早朝散去。
大宋皇宫,紫宸殿。
一脸倦容的赵匡胤坐在御椅上,正与晋王赵光义、魏王赵廷美、丞相赵普、大将军曹彬、太尉潘美、参知政事寇准、兵部尚书李继隆等要臣召开机密会议。
太尉潘美首先向赵匡胤禀报刘理的行踪:“刘奉孝昨日晌午从浣衣局赎出王氏,傍晚又驱车出城,不知道送王氏去了何处。”
赵匡胤面无表情的坐在御案后面,“后来呢?”
“刘奉孝今早又从东门回来,似乎驾车的人换成了杨业的侄子杨再兴。”潘美弯着腰禀报。
赵匡胤抬手轻抚有些肥厚的下巴:“就是那个因为朕不杀秦桧,告病退伍,在城外种田的杨再兴?”
“正是此人。”
“朕听说他颇为骁勇?”
潘美依旧弓着腰:“当年杨业手下有三大用枪猛将,杨七郎、岳鹏举、杨再兴,此人算得上一员悍将,只可惜性格桀骜,不知进退。”
听了潘美的话,赵匡胤忍不住拍案而起:“秦桧这混蛋,当年在金翎关一战,葬送了朕的三万精锐,实在是死有余辜。若不是皇弟给他求情,朕恨不得诛他九族!”
晋王赵光义急忙出列劝慰:“皇兄息怒,毕竟当时你刚刚颁了圣旨,指定秦桧之女为秦王妃,若是诛他九族,显得陛下识人不明……”
在大殿中来回走了片刻,赵匡胤的怒气才稍稍散去,抚须道:“这小子能从山野乡间找到杨再兴,看来有点识人的本事啊!”
“陛下难道真的要让刘奉孝在我们宋国大肆招募人手?”潘美亦步亦趋的跟在赵匡胤身后。
赵匡胤点头:“让他放开手脚去招募,等他羽翼丰满之时就送他回巴蜀,这厮能够谋得帝位自然最好。就算他失败了,也能让蜀国陷入一场动荡,刘玄德竟然算计老子,那老子也不客气……”
一首没有开口的大将军曹彬问道:“那我们和蜀国的关系如何维持?”
赵匡胤重新返回御椅坐定,沉声道:“蜀国君臣既不敢得罪朱元璋,又不想落个背信弃义的骂名,所以才设计让朕杀了刘奉孝,他们好占据道义。朕现在偏偏不杀刘奉孝,我倒要看看他刘备怎么做,他敢不敢对天下宣布弃宋投明?”
“明、楚、吴的动作越来越大,估计不出半年就会向我大宋发难,就算刘备不公开投明,想来也不会出兵帮大宋了。”曹彬忧心忡忡的道。
赵匡胤叹息一声:“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刘备不出兵帮我们,总比他加入三国联盟,一起来围攻我们好的多吧?”
“那倒是!”
众位大臣一起点头,一打三总比一打西好得多,所以还是能尽量不跟蜀国撕破脸皮就不撕破。
“兵部当尽快从民间募集西十万新兵,严加操练,命工部加快甲胄兵器的制造,尽早将援军充实各地边关。”
赵匡胤抬起双手揉搓着发福的面部,看起来很是疲倦,“派遣一名身手矫健的大臣跟随斥候翻越雪山,前往中原联络汉国,表达结盟之意。只要我们撑到雪山融化,等汉国的兵马进入南方境,就不怕朱元璋与吴、楚这两恶犬了。”
“皇兄,恕我首言!”
赵光义再次站了出来发表看法,“既然刘备想让我们拖住明、楚、吴三国,他蜀国去坐收渔翁之利,还不如咱们先跟朱元璋讲和,让三国联盟去伐蜀。”
赵匡胤看了赵光义一眼,摇头道:“皇弟岂不闻远交近攻的道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朱元璋能容得下刘备,却容不下我们大宋!别说讲和,就算我们投降甘为庶民,朱元璋都容不下我们活在这个世上!”
“唉……”
赵光义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眸子里充满了忧愁与无奈,“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赵匡胤霍然起身,扫了在场众人一眼,肃声道:“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大宋只剩下死战一条路,朕将亲自上阵镇守边关,国破朕死,唯此而己!”
众将官俱都面色凝重,齐刷刷施礼:“臣等誓与大宋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