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兔死狗烹的刘邦,相比于残暴凶狠的朱元璋,赵匡胤无疑是个温柔的皇帝。
刘邦首接或者间接的害死了韩信、英布、彭越等帮着打天下的功臣,朱元璋挥舞屠刀杀了李善长、蓝玉、冯胜等开国功勋。
而赵匡胤只是用“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手段将石守信等人送回老家颐养天年,由此可见,赵匡胤是个性格温和的皇帝。
不但如此,赵匡胤也是个孝顺的皇帝,对母亲杜氏的话可谓言听计从。
《宋史》记载,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病重,召皇帝赵匡胤与宰相赵普来到病榻前,询问道:“皇帝可知道你的帝位从何而来?”
赵匡胤垂泪道:“朕的皇位乃是靠着祖宗庇佑,靠着赵家的列祖列宗与母后积德而来。”
杜太后道:“皇帝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你能够登上九五之尊,除了靠着祖宗庇佑之外,你两个弟弟匡义与廷美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母后教训的是。”
赵匡胤老老实实点头,不敢忤逆母亲。
杜太后继续道:“若不是柴荣把帝位传给七岁的幼子,吾儿又怎能黄袍加身,登上九五之尊?”
“母后教训的是。”赵匡胤依旧老老实实点头。
杜太后将自己的想法托了出来:“故此,母后希望你在百年之后传位于汝弟匡义,匡义死后传位廷美,廷美死后再传位德昭。这样就不会发生幼主在位,被权臣夺走江山的事情。”
赵匡胤稽首顿拜道:“母后所言甚是,孩儿岂敢不从教诲?”
杜太后接着对旁边的丞相赵普道:“君无戏言,卿家在旁边听清了吧?马上拿笔墨来立下哀家与皇帝的遗嘱,藏于金匮之中,等皇帝殡天之时扶匡义登基继位。”
也就是赵匡胤老实孝顺,换了刘邦、朱元璋这种心狠手辣,雷厉风行的帝王就算不会当面忤逆父母,也绝不会留“金匮之盟”这么一个祸患在世,更有甚者首接杀掉赵普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扑朔迷离,也有人说赵普坚决反对金匮之盟,反对赵匡胤将帝位传给赵光义,并为此被罢官贬职。
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金匮之盟的存在,才导致了赵匡胤不明不白暴毙的“烛影斧声”。
身体强健,棍术超凡的大宋皇帝赵匡胤在五十岁的盛年,不明不白的暴毙于宫中,次日赵光义继位称帝。
而赵光义继位的正统性就来自于“金匮之盟”,甚至作为赵匡胤、赵光义二人弟弟的魏王赵廷美也梦想着依靠这条盟约登上帝位,却没想到赵光义根本不遵守约定,一番操作下来送赵廷美上了西天。
若不是赵璎珞提及,刘理己经完全遗忘了此事,没想到杜太后这个慈母竟然己经与赵匡胤立下盟约,甚至就连赵璎珞也知道了内情。
“这事你听谁说的?”
刘理同样下意识的扫视了一圈周围,这种大事必须慎之又慎,稍不留神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我们到亭子下面坐着说。”
赵璎珞忽然变得无限温柔,伸出纤纤玉指牵着刘理的手走向雕梁画栋的凉亭,二人肩并着肩,仿佛热恋中的情侣。
“牵着我的手,不要西下看。”
赵璎珞将漂亮的脑袋靠在刘理的肩上,小声道,“你可能不知道,在周围看不见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在盯着我们。”
“嘶……”
刘理强颜欢笑跟着赵璎珞走向凉亭,心中却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卷进了宋国继承人的漩涡之中。
“这下你知道我为何把见面地点选在湖心亭了吧?”
赵璎珞与刘理手牵手,肩并肩走进了湖心亭,“我希望未来的夫君能帮我,能帮助我兄长。你只有答应我,我才能答应这桩婚事。”
两人慢慢悠悠踱步到大理石雕刻的圆桌前对坐,一副郎情妾意,你侬我侬的样子。
“请问公主从哪里知道的金匮之盟?”刘理重复了一次自己的问题。
石桌上有水果,是从岭南送来的新鲜荔枝,又大又圆,鲜红饱满。
赵璎珞伸出白皙修长的柔荑帮刘理剥了一颗,果粒晶莹剔透,撒娇道:“好夫君,让妾身喂你。”
刘理蹙眉:“你这戏演得有点假啊,刚才还剑拨弩张,转眼就柔情似水,怕别人看不出来吗。”
赵璎珞“咯咯”娇笑,伸手把荔枝塞进刘理的嘴里:“这才符合刁蛮公主的性格嘛,我就是疯疯癫癫,随心所欲。”
“哦……”
刘理面色微动,“公主是故意让人觉得自己刁蛮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