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吴璘、张俊等文武率领二十万禁军离开临安,御驾亲征柴桑,将国都临安交给晋王赵光义监国。
大将军曹彬并没有随行,他正在各地紧锣密鼓的操练新军,随时准备驰援宗泽镇守的琅琊、兰陵这一条防线。
等赵匡胤离开京城后,赵光义召集潘美、蔡京等人开会,勉励他们道:“诸位也是为了大宋的国运着想,虽然遭到陛下训斥,但也不必气馁。等到前线战事不利之时,咱们再提出议和之策,陛下就会慎重考虑。”
于是,蔡京向赵光义献上一计,等前线吃紧之时,从皇室中挑选一个姿色最为出众的公主向朱元璋提亲,让两国的皇帝结为姻亲,也许就能议和成功。
赵光义马上就想到了嘉德公主赵璎珞。
只是还没等他盘算下一步的计划,就从母亲杜太后的嘴里得知,赵匡胤临走之时委托杜太后操持婚事,把赵璎珞嫁给刘理。
“皇兄真是糊涂啊!”
赵光义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即派人把潘美与蔡京召到禁军都督府商议对策。
虽然两国和亲并不一定非要把赵璎珞嫁出去,但漂亮女人成功的概率肯定更大一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赵匡胤己经下了金口玉言,杜太后也亲自过问此事,赵光义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再加上大军出征,宋国上下正在齐心协力抵抗入侵,赵光义身为监国王爷,更不能轻易透露自己想要议和的企图。
让赵光义感到欣慰的是,赵璎珞并没有首接答应这桩婚事,而是设下关卡考验刘理,过关了才行。
于是,赵光义安插在宫中的眼线纷纷行动,在明里暗里观察这刘理的表现,并第一时间来向赵光义禀报。
听到刘理连过三关,赵光义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皇兄有些老糊涂了,随便找个侄女嫁给这小子便是,竟然把最漂亮的璎珞嫁给他,真是岂有此理!”
潘美与蔡京一起点,由蔡京安抚道:“晋王稍安勿躁,再观察一下嘉德公主会不会答应这桩婚事?不是还有最后一关嘛,说不定这小子上不去湖心亭,这桩婚事就吹了。”
一炷香的功夫后,又有太监来报:“禀报王爷,刘奉孝射断绳索,驾驶小船登上了湖心亭。公主与他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赵光义闻言不由得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郁闷的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看来要便宜这小子了。”
“要不然王爷首接出面阻止这桩婚事?”
潘美也没有什么高招,只能随口瞎说一通。
“这桩婚事是皇兄钦定的,太后也同意了,除非璎珞自己不答应,本王一个叔叔岂能跳出来瞎搅合?”
赵光义还算有自知之明,如坐针毡一般团团乱转,“可怜孤为了大宋的江山操碎了心啊!”
“晋王殿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许久没有开口的蔡京双手捧着白色的象牙笏板,弯腰说道。
赵光义双眼顿时一亮:“太师有何良策,速速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