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赵光义的话,杜太后呵呵笑道:“哀家的璎珞长得跟画上的天仙一样好看,哪个傻小子会主动放弃?”
赵光义压低声音道:“孩儿昨日接到岭南安抚使的奏折,说是近来有山越在南雄、化州等地作乱,母后可以效仿璎珞,以考验为名,让刘奉孝带兵前去平叛。
若是他能平定叛乱,则说明他有出色的军事能力,那就有机会从刘禅手中夺得储君之位,把璎珞嫁给他也保险一些。
若这小子连区区山越都平定不了,又拿什么竞争蜀国的皇位?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刘禅的铁杆支持者可不是吃素的。
等他铩羽归来之时,母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拒绝这桩婚事,皇兄与满朝文武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杜太后沉吟片刻,颔首道:“我儿言之有理,那就依你所言,哀家马上派人前往梁王府颁布懿旨。”
“还是母后疼爱孩子啊!”
赵光义的眼角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奸笑,抱拳告退,“此事就这样定了,孩儿告退。”
赵光义走了大概小半个时辰后,赵璎珞就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延福宫。
她面带春色,嘴里哼着小曲,看起来心情不错。
只是延福宫的宫女与太监看到这个刁蛮的公主后吓得纷纷低头肃立,连大气也不敢喘。
“奶奶,我回来啦!”
赵璎珞大咧咧的在赵光义刚坐过的椅子上坐定,摸起盘子里的荔枝就大快朵颐起来,嘴里抱怨道,“孙女在湖心亭吃的荔枝没延福宫的好吃啊,这帮太监欺负你孙女。”
“皇宫中还有人敢欺负你?”
杜太后一脸不信,“说吧,你这亲事相得怎么样?刘备的儿子能否让哀家的孙女满意?”
赵璎珞的小嘴一边吧唧吧唧的吃着荔枝一边道:“还凑合吧,既然父皇和奶奶都出面了,孙女也不能不给你们这些长辈面子不是?奶奶你让礼部的人查日子吧。”
“哈哈……奶奶怎么看你像是少女怀春,急着出嫁了?”
杜太后放声大笑,眸子里尽显疼爱,“所有的孙男娣女之中,奶奶最疼爱你跟元休了,你能找个真心喜欢的如意郎君,奶奶心里也高兴。”
“元休这个小屁孩太淘气。”
赵璎珞面前吃了一堆荔枝皮,仿佛饿了许久的样子,而她嘴里的“赵元休”就是赵光义的三儿子,今年八岁,也就是历史上的宋真宗赵恒。
“既然奶奶疼爱璎珞,那就多陪送点嫁妆好不好?”
赵璎珞终于停止了剥荔枝的双手,笑嘻嘻的上前给白发苍苍的奶奶捶背。
“哈哈……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这还没出嫁就帮着婆家说话了。”
杜太后伸出手掌轻抚赵璎珞的秀发,似笑非笑的道:“不过呢,虽然这小子通过了璎珞的考验,但要想让哀家放心的把孙女嫁给他,也必须通过哀家的考验。”
“哦……奶奶还要考验他啊?”
赵璎珞有些意外,之前奶奶可没说过这样的话,“奶奶打算怎么考验?”
杜太后拿起桌子上的茶盏呷了一口,肃声道:“天下即将大乱,身为帝王,须有过人之才方能立足于世,尤其是军事能力。
哀家听闻岭南又有山越作乱,故此决定派遣刘理这小子统兵讨伐,倘若他能平定乱军,方能通过哀家的考验,否则这桩婚事就作罢。
哀家可不想让自己最疼爱的孙女,千里迢迢嫁到巴蜀,跟着一个庸才,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考验下刘奉孝的军事能力也好。”
赵璎珞眉头微皱,觉得杜太后的要求并无不妥,而且让刘理统率兵马还能让他与大宋的将领多加接触,对于日后巩固宋蜀两国的外交关系也是大有裨益。
“那孙女就由奶奶做主了。”
赵璎珞像个乖乖女一般同意了奶奶的建议,撒了一会娇这才离开了延福宫。
刘理回到梁王府用完午膳和白玉京做完游戏,躺在床上琢磨着何时才能把赵璎珞这个精灵古怪的公主娶回家,就听到院子里响起太监的声音。
“太后懿旨到,蜀国梁王刘奉孝接旨。”
“这么快?”
刘理喜出望外,看来这杜太后是急着抱重外孙啊,急忙在夏荷的照顾下更衣下床。
由于白玉京有了身孕,所以这些日子服侍他的重任就落在了夏荷这个婢子身上,刘理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白玉京怀的可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必须谨慎小心。
刘理并非大宋的臣子,因此接旨的时候不需要跪拜,只是弯腰作揖道:“刘奉孝接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