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被判了个死刑,说明临安知府韩琦与刑部尚书富弼还算是个明察秋毫的清官,没有跟高俅这奸贼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傍晚时分,关索快马加鞭提前返回了梁王府,并捎来了辛弃疾的书信。
“皇兄,朱武与杨伯远己经把队伍壮大到八百人,估计后天中午就能抵达临安。”
刘理接过书信展开,一边看一边问道:“甲胄与兵器配备的如何?”
“朱武还真是个人才,军中的旗帜与甲胄跟咱大蜀的几乎一模一样。”
关索喝着大碗茶滋润下干涸的喉咙,又想起一事:“对了,辛县丞还说希望王爷能在朝廷为他活动一番,他想跟着王爷前往岭南平叛。”
“辛稼轩胸怀大志,一心报国,区区县丞真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明儿个我去找一下嘉德公主,看看能不能设法把他调到京城,随我们一起去岭南平叛。”
刘理很快把辛弃疾的书信看完。
书信里面说到,辛弃疾回河东路待了半个多月,寻访了济南府、泰安府、青州府等几个地方,终于在泰山脚下找到了张定边这位奇人。
得知辛弃疾的来意后,张定边并没有答应加入刘理麾下效力,但却表示愿意帮助刘理前往明国救人。
而且张定边自告奋勇,愿意返回明国打探金翎关俘虏的消息,并约定两个月后在泰山脚下与辛弃疾碰头,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只要能合作,就有机会把张定边收入麾下。”
刘理对辛弃疾的办事效率很满意。
还是那句话,张定边跟辛弃疾一样,这种高级货不像李逵、戴宗这样轻易就能笼络到,需要让他们看到实力,让他们觉得跟随你能够有所作为,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追随你。
“这张定边挺厉害吗?”
关索接过戚灵薇帮他剥的橘子,哧溜哧溜的吸了起来。
刘理点头:“是个大将之才,武艺或许略逊杨伯远,但统兵能力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论综合实力应该跟子龙将军在伯仲之间。”
“这么厉害吗?”
关索无奈的翻了个白眼,看起来自己的地位又将下降一个名次。
刘皇兄识人的本事不服不行,看人那叫一个准!
这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收了杨再兴、武松、鲁智深、杨志、戴宗、李逵、朱武等人,好像那个能文能武,又帅又能打的还能写诗的辛弃疾看起来用不了多久也会入伙……
“皇兄真是慧眼识珠,这识人的本事不在我大蜀皇帝之下。”
刘理得意的说道:“父皇能够挖掘出诸葛丞相、庞士元,甚至是你爹和翼德将军,他的眼力才叫厉害。”
顿了一顿又道:“当然,你皇兄我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