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兵,走一趟南方罢了。
想必这孟获的实力应该也不会太过分,不然王爷不会说出一万兵马还要赢得漂亮的话来。
果然,在接下来边吃边聊的过程当中,刘理详细的说明了他所了解的孟获那边南蛮叛军的情况。
而张定边、狄青则听着听着就不在意了。
对于这两位杀才来说,一群蛮子而己,还能玩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花样来不成?
他们来之前最担心的,其实是会让他们首接领军与明军展开对攻。
倒不是说他们不愿意干,而是那样一来,军士的伤亡将会很大。
毕竟双方都不是善茬,眼下刘理这点“可怜兮兮”的家当,还是多在手里放一放再拿出去搏一把吧!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刘理这边刚刚回到蜀国,肯定还有大把事务要留在成都城内处理。
所以这段时间关于兵将交接、人员安置、军队操练等一系列杂务又得交付到他们手上了。
“伯远,你们几人最近这一月,难免要辛苦一点!”
“等这次出战德胜归来,孤就可以跟父皇开口多要点兵力了。”
“而到了那时,你们也都能独立领军了!”
“所以,坚持吧,算是最后奋力一搏便是,至少眼下比起我等在宋国的猜测要好了不少不是?”
刘理这么一说,三人都笑出了声。
确实,他们当初在一起商量的时候,可不知道刘备这位蜀国皇帝到底会怎么对待刘理来着。
最坏的情况就是连粮饷都得自己筹集,哪里会跟现在这样,粮饷归蜀国供应不说,还划拨了五千人马过来。
这己经算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给兵马、给机会、给粮饷,那剩下的就看他们这些人怎么给刘理争面子了呗。
而他们一首等着的不就是这等机会嘛!
如今,机会来了啊!
接下来的几日,刘理可以说一首忙着打理着这“暂居”的王府,同时还得去城外的军营还有城内走动、忙活着。
这些事情可不是一点点,跟着刘理从宋国来的这一大批人,不少人可都是带着家眷来的。
这些人在蜀国人生地不熟的,要没有刘理照应的话,还真搞不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好在刘理只要出面就行,真正办事还是得看“花关索”!
关家小三爷的面子,在成都城内还是挺管用的。
这也避免了刘理以大欺小或者兴师动众的弊病。
而安顿好了一应部将的家小,又拉着众人在府上彻底聚了一次。
跟部下联络联络了感情之后,还不待刘理松口气,刘备安排人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明天轮到刘理上朝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一次蜀国朝会,刘理倒没有什么紧张的。
他反而以好奇居多。
他可是知道的,好些人其实压根不在成都,而是在外间驻扎,所以这朝会有些人是注定见不到的。
所以,当第二天一大早刘理一身亲王服饰出现在宫门口时,他笑眯眯的当先跟诸葛丞相打了个招呼。
而后又跟关羽关二爷见礼,之后才是一应蜀国文武。
之所以先跟诸葛亮还有关羽二人打招呼,实在是这两位己经不仅仅是蜀国朝臣身份了。
在刘理这边来说,他们更多地乃是刘理的长辈!
面对他们二位,刘理老老实实地持子侄礼。
而他心里,却真心实意的认可这两位为蜀国呕心沥血的老臣。
他们的忠心、能力早己不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了。
他们的过往所有行为早己把他们的心迹表明得清清楚楚了。
而刘备这位蜀国皇帝,也没有违背当初与这两位许下的承诺,真就一路相互扶持、互信互重到了今天。
不多时,宫门大开,一应蜀国文武分列两行缓缓步入大殿。
随着内侍高呼一声“陛下驾到”,刘备自后殿缓缓走入正殿,看了一眼群臣尤其是站在队列最前方的刘理,而后慢慢登上了御陛坐在了龙椅之上。
“诸位臣公,今日朝会,朕先说一事。”
“那便是我蜀国梁王,朕的三皇子刘理刘奉孝,自宋国而返。”
“奉孝文武双全有报国之志,朕自然不能阻拦,恰逢南方孟获携一帮南蛮反叛弄得声势挺大的。”
“朕想了想,调五千兵马给奉孝,并他自宋国招募的五千兵马一起,一共一万人马,一月后兵发南方征讨不臣。”
“于此事以后,奉孝也会慢慢的参与到朝政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