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湘西乡村,流传着一个恐怖的民间故事。每当夜幕降临,村中的老人都会围坐在火炉旁,讲述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夜嚎。
夜嚎,顾名思义,是在夜深人静时响起的嚎叫。据说,这是一种邪恶的生灵,它会在夜幕的掩护下出没,寻找那些晚归或者迷路的人。一旦被夜嚎盯上,那人便会在次日清晨,被发现死于非命,且死状惨烈,不堪入目。
村里的年轻人多半不信邪,认为这只是老人们为了吓唬他们而编造的故事。然而,当村中的小伙子阿明真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失踪后,这个故事便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人人自危。
阿明失踪的那晚,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四野一片漆黑。村里的狗儿们异常狂躁,不停地吠叫,仿佛在驱赶着什么。阿明的母亲焦急地等在村口,直到天快亮了也不见儿子归来。她急忙召集村民,一起上山寻找。
他们在山林里搜寻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时分,才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发现了阿明的尸体。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见到了什么恐怖至极的事物。他的喉咙被撕裂,鲜血染红了周围的草地。村民们惊恐万分,不敢靠前,只有阿明的母亲,不顾一切地扑到儿子身上,哭得撕心裂肺。
阿明的死让村民们深信夜嚎的存在。他们开始在夜里紧闭门窗,不敢外出。村中的老人更是每晚都在家中做法事,祈求神灵保佑他们平安。然而,夜嚎的嚎叫声却愈发频繁,每当夜深人静时,它都会准时出现,仿佛是在挑衅着村民们的勇气和信仰。
有一天晚上,村里的青年猎手小杨决定去捕捉夜嚎。他认为,只有抓住夜嚎,才能彻底消除村民们的恐惧。于是,他带上了猎枪和绳索,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山之中。
小杨在山林里搜寻了很久,直到夜深人静时,他才终于听到了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他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声音,来到了一个荒凉的山洞前。他壮着胆子走进山洞,只见洞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楚。
突然,夜嚎的嚎叫声在洞内回荡起来,震得小杨耳朵嗡嗡作响。他紧张地举起猎枪,却发现自己什么都看不见,只能依靠听觉来判断夜嚎的位置。他一步步向前挪动,突然,他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黑暗中盯着他,让他浑身不自在。
就在这时,夜嚎突然出现在小杨面前,它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眼中闪烁着绿幽幽的光芒。小杨惊恐万分,但他还是强忍着恐惧,举起了猎枪。然而,就在他即将开枪的一刹那,夜嚎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阵凄厉的嚎叫声在山洞中回荡。
小杨意识到自己不是夜嚎的对手,他匆忙离开了山洞。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提起过捕捉夜嚎的事情。而村民们对夜嚎的恐惧也愈发深重,他们开始寻求外界的帮助,希望有人能够破解这个恐怖的谜团。
不久之后,一位自称是驱魔人的道士来到了村里。他声称自己能够捉拿夜嚎,消除村民们的恐惧。村民们对道士的到来寄予了厚望,纷纷为他提供食宿,协助他展开驱魔行动。
道士在村里住了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四处走访,了解夜嚎的情况。他声称自己已经掌握了夜嚎的习性,准备在一个月圆之夜,对其进行最后的围剿。
月圆之夜终于来临,道士带领村民们来到了深山之中。他们在一个空旷的平地上摆下了法阵,道士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村民们紧张地等待着,只见道士突然高举法器,大声喝道:“夜嚎,速速现身!”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从树林中窜出,直接向法阵冲来。村民们惊恐万分,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然而,当他们看清黑影的真面目时,却惊讶地发现,那并不是夜嚎,而是失踪已久的阿明!
阿明被村民们救回村中,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他那天晚上在山中迷了路,误入了夜嚎的巢穴。夜嚎试图将他变成自己的同类,但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求生的本能,最终挣脱了夜嚎的控制,逃回了村子。
道士听完阿明的叙述后,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告诉大家,夜嚎其实是一种由怨念和恐惧凝聚而成的邪恶生灵,它只有在人们的恐惧中才能生存。如今,村民们已经不再恐惧夜嚎,它自然也就无法再出现。
村民们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他们感激地将他奉为上宾。从此以后,村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夜嚎的嚎叫声,村民们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还是会聚在一起,讲述着那个曾经令他们恐惧的民间故事——夜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