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厨房,得多打几个灶,以后队伍上的同志多了,做大锅饭方便!”
然后周月又指着,图上的很多个小房间。“住宿的地方也不能马虎,对于那些本地没住房的同志,这宿舍就是他们的家!”“在屋子后面,我还规划了一个大院子,等根据地建好了,在这院子里养些牲口,既能自给自足,逢年过节还能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周月介绍完之后,大家对这个根据地充满了期待。“阿月,你想得可真周全!这根据地建起来,村里肯定会越来越好!”中午在董大叔家的小院里,围坐着周月和同志们,还有董大叔一家。因为有伤员,所以做的饭都比较清淡些。“这鸡肉粥可真鲜,这几天辛苦大家了,又是去猎野鸡,又是做这些好吃的!”一个缠着绷带的伤员笑着说道,手中的碗筷不停,对最近的伙食非常满意。董大叔放下碗,笑着摆摆手。“嗐没事儿!这几天没往深山去,就在附近猎了些野鸡,月丫头手巧,能给咱做出花儿来!”周月这几天干太多活,也真是累着了,又盛了半碗鸡肉粥,边吃边说。“大家都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这土坯刚打完,大伙儿可累坏了!”“这些土坯块现在还是湿的,得晾上个十多天,后续正式盖房子还得等上一阵子咯!”周月一听不禁停下手中的筷子,问道。“那咱们最近不就闲着了,没啥活干了?”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春霞姐笑着摇摇头,解释道。“哪能闲着呢?盖土坯房不光要土坯,还得用木头,不管是房梁还是柱子,都得用上好木头,质地得坚硬结实,这样房子才能稳当。”正埋头吃饭的董升听到这儿,猛地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的。“要不下午我上山去找木头吧,我知道山里有些好榆木,最适合做房梁和柱子了!”听到要用榆木做房梁和柱子,强子高兴得直点头。“榆木那可是好料子嘞!要是用榆木做房梁和柱子,咱这根据地咋说也能挺个一百年!”周月一听“榆木”俩字,眼睛睁得溜圆,满是惊讶。“咱这山上有榆木?升哥,我们能跟着你一块儿上山不?”她那神情像是想起了啥稀罕事,眼神里透着股子亲切劲儿。对于大家的要求,董升直接点头答应。“当然可以,就是山上道儿不好走,你可得跟紧些”周月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像是陷入了回忆。她小时候跟奶奶在村里住,村里就有几棵大榆树。一到春上四五月份,奶奶就领着她去摘榆钱。那榆钱就跟它名字似的,圆溜溜的,中间鼓个包。绿莹莹的薄片片,一串串地挂在枝上,满树都是呢。有很多城里人没吃过榆钱,甚至见都没见过。 可对于村里人,尤其是经历过饥荒的农村人来说,这榆钱可是好宝贝呀。在以前饥荒时期,没有粮食青黄不接,村里人就会上树摘榆钱。把这榆钱直接从枝条上撸下来就能吃,味道清甜清甜的。周月还记得小时候,奶奶用榆钱给她熬粥喝,除了熬粥还能做煎饼。往榆钱里搁点面粉,再打上俩鸡蛋摊成饼,那香味儿,到现在都忘不了,馋人得很!吃过晌午饭,村里几个壮实的汉子凑到一块儿,准备上山伐木头。董升把大斧头往肩上一扛,另一只手拿着锯子,吆喝着。“走嘞,咱赶紧的,趁着天色好,把木头料子寻摸回来。”周月和春燕姐也跟着,一个村里的大叔看着她们,笑着说道。“这伐木头的活儿太累,你们也插不上啥手,咋还跟着去?”周月左手挽着春燕姐,右手拉着春霞姐。“嘿嘿,我们就是想去看看,这山里找个合适的榆木做横梁,到底咋个事儿。”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快半个小时,进了山林深处。董升在前面停下脚步,眼睛一亮,指着一棵榆树喊道。“强子,你瞅这棵咋样?能做横梁不?”强子几步跨过去,双手在树干上摸了摸,脸上露出满意的笑。“行嘞!这榆树粗细正合适,做横梁刚刚好。”周月凑上前,仰着头看着树,有些疑惑地问。“这树看着也不是特别粗,真能做横梁吗?”周围的村里人见状,给她解释道。“这做横梁的木头呀不用太粗,像这棵树这样,二十公分左右最合适了!”面前的这棵树不是特别粗,直径二十公分左右,但是很高,而且长得也直溜。确定好木头后,大伙就开始忙活起来。董升和强子半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