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华娱特效从97开始 > 第128章 庆功宴

第128章 庆功宴

第128章 庆功宴

张毅牟与陈凯歌是北影同学,都是78年入学的那一批。

老谋子因祖上成分不好,中学毕业后先是插队,后去棉纺厂当工人。

工作之余买了一部“海鸥”牌相机,成了专业摄影师。

高考恢复后,他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了一个影集,给北影的招生导师看,希望得到一个摄影系的报名机会。

但他那年都26了,超过22岁的招生标准,屡屡被拒之门外。想去北广摄影专业,也遭同样的拒绝。

几经辗转,托亲友找到北电副院长,将自己的作品集和一封《求学信》递到了高官手中,才得以入学。

所以在陈恺謌嘴里,老谋子那是勉强上了学的,跟他是比都不能比。

老谋子在校期间谨小慎微,沉默寡言,因为他是超龄入学的,最初的说法是念两年就可以。

两年期满,校方约谈,老谋子想着“只要给个大专文凭就走”。

后者的父亲是北影厂首任厂长,母亲后来是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

陈恺謌底气足,大学里意气风发,养成了傲气的性格。

这个世界,财富、眼界、资源、人脉都是可以传承的。

笔试的时候,家学渊源的田莊莊半小时就答完了,直接交卷出去等陈恺謌。

因为陈恺謌最初压根没想拍这個,只是因为《边走边唱》亏大发了,才不得不接受制片人的建议。

在看过原著后,芦苇说这就是一二流小说。

可最终结果,却是允许他像其他本科生那样,在摄影系读满四年。

相比之下,陈恺謌就顺利太多了,因为他父亲是北影厂导演陈槐铠。

而从陈恺謌之后的语言中,一直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妥。

还跟田莊莊等人诉苦,“哥们这一走怕是回不来了”。

不过,老陈家世虽好,却也比不过他的发小、同学田莊莊。

陈凯歌说你评价比我还高,我认为它是三流小说。

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特别喜欢诗朗诵。

恢复高考之初,陈凯歌想报北大中文系,但到了考场才发现,即使是中文系也得考数理化,才退而求其次选择北电。

有些人称他是诗人导演,因为他身上有着过于强烈、不加收敛的表达欲。他也只专注于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却很少考虑观众是否能看懂。

哪怕是种地的农民,也有因为父亲走的早没人教导帮衬,进而粮食的产量比别人低。

如此文不对题的举动,立刻被组委会淘汰,连第一轮都没过。

08年竞选奥运开闭幕式导演时,没立刻说自己的方案,却慷慨激昂地朗诵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

也正是因为陈老爷子的存在,很多人一直谣传《霸王别姬》不是陈恺謌拍的。

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真不是普通人家孩子能比的。

《霸王别姬》能成为经典,编剧芦苇功不可没。

或许是压根就没瞧得上这个故事,当编剧芦苇提出他写的剧本,一个字都不能改时,陈恺謌欣然同意。

他俩的合作方式是芦苇写出剧本,陈恺謌按场次标出上、中、下三等,上等直接拍,下等继续改。

芦苇一共写了九十九场戏,陈恺謌只拿掉了两场。

影片拍完后,荣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陈恺謌也成了国内最知名的“电影大师”,用《霸王别姬》中的话说就是,成了“人前显贵”的“角儿”了。

行事风格、说话姿态,处处透着“大师风范”。

艺术创作方面,也是恣意挥洒他的表达欲,作品就开始饱受争议了。

不过在《无极》之前,虽有《荆轲刺秦王》票房惨败亏了不少钱,但因口碑还能维持住。

陈恺謌的“大师”名头还是算响亮,面对江恒这种只有票房,没有奖项的商业片导演,还是非常有心理优势的。

02年9月22日周六这天晚上,《劈山救母》剧组在京城香格里拉饭店宴会厅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

活动现场悬挂影片的巨幅海报,上面印着内地市场的最终成绩7.21亿。

海报前是一排用冰块制成的数字,一字排开分别是700 000 000,代表中国电影市场的七亿票房大关。

几年前,内地电影市场除了江恒作品以外的影片年度总票房,也就是10亿左右。

如今,江恒一部作品的内地票房,就突破7亿,着实令不少官员兴奋。

今天这场宴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