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
这个倒不是王根生在危言耸听,有人说严打是在80年代初期,其实,有些小道消息,在一些大城市小范围,更早时间就出现过一次清算,68年以前被安排去兵团或农场劳动。
后来十年大风期,和上山下乡知青安排农村去插队,人员安置比较凌乱,有好多实在无力顾及,返城时还把几十万人留在了农村,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
王根生是以不能多说为借口,掩饰他根本就没有小道消息来源之实。
于哥还是咬咬牙,重重点了下头。
“好,这件事情我就不多过问,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第二个条件也很简单,跟于哥也多少有些关系。还是如同咱们说好的,我把东西提供给你,在供销社的采购科上账,你这边不过问我东西的来路。”
“是,跟刚子他们有关系吗?”
“有,上账以后,我也不过问你东西的去路。但有一点咱们必须要明确,就是结账的日期,每个月至少得结那么两三次账,时间不能拖得太久。”
“一定要结账这么勤吗?”
“是啊,多加入刚子他们一伙人,就等于是把咱们的渠道拉长,如果不能及时把账收回来,拖得时间越长,累计的金额越来越大,也更容易让其中的人产生贪婪之心,闹翻了大家脸面上都不好看。”
“这个说来也是。行,这一条我在中间给你做担保,每个月给你结3次账。”
“还有第三条,那就是无论谁那边出了事情,自己得把所有事情都扛下来,不能连累上边和下面的渠道。”王根生这话说的十分严肃。
于哥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脸上面带笑容:“老弟,你这一个过滤了,老哥,别的不好说,这事情绝对能给你压的下,你可以放心。”
王根生摇了摇头
“于哥,这个是规矩,以后不仅是刚子他们三个需要遵守,你我也要遵守这一条,别把这话当儿戏。”
之所以定这规矩,也是防止大风起后,于哥父亲倒台,或是二刚他们被人拉出来批斗,把王根生给供出来,只能把丑话也说在前头。
听王根生说的如此严肃,于哥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手指敲了敲桌子,有些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