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原本对这个孙女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不过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倒是对这个还算乖巧的孙女有了些好感。
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柳玉伺候老太太洗漱,问道:“老太太今日早膳想吃些什么?”
“这些日子天气一日比一日热,倒是什么也吃不下。”老太太摇了摇头,人上年纪了,胃口也不比年轻时,天一热就用不了什么东西。
“那奴婢叫厨房的再准备些莲子百合粥,另外再备些小菜。”柳玉自小跟在王氏身边,最是知道老太太的口味,老太太也就点了点头。
外间伺候的丫鬟见主子收拾妥当了才敢上前道:“老太太,大姑娘已经在外间候着给您请安了。”
“这丫头怎么来这么早。”虽说李清乐每次请安都是最早的,但今日也来得早了些。“叫她进来吧。”
“给祖母请安。”李清乐笑意盈盈地给座上的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招呼她起身,“难为你是个有孝心的,你年轻贪睡,不必来这么早。”
“孙女本不敢这么早就来叨扰祖母,只是昨日听祖母说这几日天热用不了多少饭,孙女特意做了些清爽的小菜,想着赶在祖母用早膳前给您添个菜,您也尝尝孙女的手艺。”李清乐带来的菜自然是让知夏送去了老太太厨房里,一会儿一并端上来。
“好孩子,你有心了。”王氏一辈子育有一子一女,女儿远嫁鄂州,李维膝下目前也只有李闻峥兄妹两人,孙辈单薄,如今李清乐的孝顺倒是让王氏更加满意。
早膳时,老太太夹了李清乐带来的菜,细细品尝,“这菜叫什么名,味道倒是不错,很是适合早膳。”
“这是果木熏鸡肉卷饼。孙女特意让人选了肉质紧实的鸡腿肉腌制后,以果木熏制一天一夜,卷饼里还放了些清爽的蔬菜。祖母若是喜欢便再用些。另外,您面前的竹节卷黑糖馒头、清炒时蔬和小米粥,都是孙女猜想着您的口味做的,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李清乐在老太太这也用过几次早膳,她发现老太太早膳种类多,咸甜皆有。又问了黄妈妈老太太的喜好,才特意挑了这几道菜,看这样子效果还算不错。
“都好得很,只是做这些花时间得很,你不必亲自去做。”
“能在祖母跟前尽孝是孙女的福分,又怎能假手他人。”她不需要老太太真的心疼宠爱她,不过是另有所图罢了。
“这些年你受苦了,你和周妈妈在远山镇时吃了不少苦吧。”老太太停下筷子,慈爱地问。或许是因为舐犊之情,老太太这一瞬间还是对这个本不亲厚的孙女动了恻隐之心。
“不苦。”李清乐摇了摇头,“远山镇虽偏僻,但民风淳朴,又有家中给的银子傍身,孙女这些年并没有吃什么苦,只是觉得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在父母和祖母身边尽孝。”
“唉,你没有受委屈就好。”老太太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近几日云师傅可教了你些新的知识?”当年之事,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老太太也不打算继续说下去。
“云安姑姑这两日在教孙女插花,不过孙女愚笨,总是学不好。”说到这,李清乐害羞的低了低头。
“慢慢来,插花不是一两日就学得会的。这些日子可有读些什么书?”
“这些日子在读《平林诗集》。”李清乐胡诌了一个。
“嗯,有时间读读书,做做女红就是极好的。你多学些,以后你父亲母亲替你相看人家时也好多选选。不过,我李家的女儿横竖都不会差。”老太太笑道。
“祖母”
看着李清乐害羞的样子,老太太趁机问,“关于你婚姻之事,你可有想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孙女一切听家里的意思。”这不就是李家把她接回来的目的吗,嫁给谁她不知道,但一定是给李静姝铺路,否则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请人教她礼仪,培养她。
听到这个答案,老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于是不再继续追问,祖孙俩安安静静的吃了一顿早膳。
早膳后,李清乐本打算找个由头离开,就见柳玉进来。
“姑娘,夫人知道您在老太太这儿,差人来告诉您一声,五日后,长宁侯府设宴,请了家中女眷,夫人让告诉您一是这几日云安姑姑就不来上课了,二来您也准备准备到时候合着夫人还有二姑娘一起去。”
“长宁侯府?”李清乐的第一反应的是郡主那日的话,心里就有些排斥。
但老太太却开心得很,“长宁侯府宴请,以往这种宴会咱们家里不一定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