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进门几日,老爷就歇在她院子里几日。卢氏恨得牙痒痒的,但又不敢如何,如今于氏是老爷的心尖肉,老太太也指着新人给李家开枝散叶,卢氏在院子里砸了无数瓷器后,只能在李维上朝后,一连几日以于氏没有规矩,冲撞了自己为由罚于氏立规矩,于氏也不哭不闹,规规矩矩的认罚。
“又罚跪下了?”李清乐把手里的书递给紫鸢,转身问知夏。
“是,说是于姨娘没有规矩,叫跪在院子里一个时辰长长记性。”知夏皱眉道,这明眼人都知道夫人是故意的了,但老爷都没有说过夫人半分。
“那是差不多了。”李清乐点了点头,两个丫鬟还没听清楚姑娘说什么,她就让紫鸢两人收拾一番,她去给老太太请了安就带她们出去吃好吃的。
毕竟是主子的事,她们也操心不上,倒是听着有好吃的,两人瞬间来劲儿了。李清乐笑了笑,上次云香楼新出的那些菜系看着就好吃,奈何那个时间节点她不合适吃,后面又一直没时间,今日天气不错,倒是可以去尝尝。
在去老太太院子的路上,两个丫鬟已经在盘算着一会儿出去要买些什么东西了。李清乐也由着她们去,想着一会儿给两人些碎银子,好不容易出去一趟,自然要高兴而回。
紫鸢眼尖,瞧见二姑娘从对面走过来,低声提醒着自家姑娘。
李清乐向不远处看去,确实是李静姝,“妹妹”
“大姐姐,这是要去给祖母请安?”李静姝笑了笑,眼神却有些不善。
“是,妹妹可要一起去?”
“今日就不去了,我还要去母亲院里。”果然不是亲生的,母亲这几日生气,连膳食都没用多少,李清乐不仅没有去看过,如今还是一副没事人的模样,连请安都不愿意去了。
“妹妹有事就先去,叫母亲等不好。”李清乐装作没听懂,只是体贴的招呼李静姝前去。
“母亲总说我,平日里总因琐事忙,比不得大姐姐每每都在祖母跟前尽孝,还请大姐姐多替我在祖母跟前尽尽孝,祖母也好多照拂我们些。”这话无疑是在说,老太太不能照拂你,能照拂你的是我的母亲。
“在长辈跟前尽孝,本就是我们该做的,哪里要求什么回报。不过,妹妹的心意我也会转达给祖母的。”李清乐软绵绵的回了一句。
“那就多谢姐姐了。”李静姝干笑一声,“听说祖母想请舅表叔母来家里一绪,姐姐可听说是什么时候来?”
“妹妹消息倒是灵通,我竟没听祖母提过。”她确实没听老太太提起过,李静姝这是在哪里听来的。
“那或许是我听岔了,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去母亲院子了。”李清乐,你也只配得上那种穷书生,她这个做孙女的,一定会尽孝,让祖母的愿望成真的。
说完,李静姝就带着丫鬟离开了。
“二姑娘说话未免太不客气些。”紫鸢气愤地说道,这话里话外的都说她们姑娘献错了殷勤。
“你理她做什么?夫人不舒服,她自然也是跟着不舒服的。”又想到暂时出门去的李闻峥,李清乐再一次感叹人还是要多读书,这一母同胞的姐弟,生生养出两个模样来。
李清乐去给老太太请安,说了自己要出去逛逛的想法,老太太也赞同,这几日家里不得安宁,待着也烦。李清乐安抚了老太太几句,又说回来给老太太带她喜欢吃的糕点,哄得老太太开开心心的才出门去。
李清乐出门去本来是想直奔云香楼的,但两个小丫鬟却说想去逛逛,李清乐也只好陪着逛。
“姑娘,瞧,这胭脂真好看。”李清乐看了一眼紫鸢手里的胭脂,嗯,颜色是不错,但是这两个小姑娘,都未及笄,要这些做什么?
“你俩谁用得着这个?”李清乐笑着打趣,她十三四岁的时候,还是素面朝天呢。
“我马上就及笄了,自然要买一些。”小姑娘哪里有不爱美的,紫鸢对这胭脂爱不释手的。
“买,今日瞧上什么,我都给你们付钱。”想了想,给银子不如直接付钱来得快,两个小丫鬟听了连连道谢,手拉着手去看别的去了。
李清乐无聊的随便逛逛,店里一角放着各色绣线,甚至还有素面荷包,正好奇时,伙计走上前来介绍,“姑娘,买些绣线吧,乞巧节快到了,绣个荷包讨个好意头。”
乞巧节!以前她在远山镇的时候也过乞巧节,只是小地方过得比较简单,至少不会像京城这样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李清乐笑着摇了摇头,她不需要这个好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