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一听还有半年就觉得不靠谱,这半年可能发生太多事了,她还是得想办法早早地将李清乐打发了才好。
“那倒是还早,母亲说的承哥儿我记得是堂四舅母家的吧,听说如今已经是同辈孩子里最有出息的了。”
“嗯,那孩子虽比不上闻峥有天赋,但学习刻苦,性情也温和,是个好孩子。”老太太前年回娘家时见过那孩子,是个好孩子。见老太太对这人这般夸赞,李清乐都好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是了,为人父母的,最希望的也就是孩子们有出息,过得好。”卢氏也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李清乐,李清乐见卢氏看向自己,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卢氏旋即道:“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卢氏停顿了一下,李清乐心道,你这架势,可不像是听意见的。
只见卢氏接着说:“清乐回来也有些日子了,清乐乖巧又有规矩,不瞒母亲说,已经有人家托人来打听她的消息了。只是,毕竟是她的婚姻大事,我不敢轻易应下,正巧今日问问母亲和老爷的想法。”
老太太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丝毫不觉得意外的李维,心里也知道他们夫妻想必是已经说过此事,以前的那事也就不作数了。心里有些不满,更不愿意说话了。
见母亲不说话,李维只得先开口“门第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家世要清白,人物也要是有上进心的。”
卢氏自然得接话:“我也是这么想的,最重要的是对方人品可靠,清乐也要喜欢才好。”
李静姝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低着头看不见表情的人,心道,你也只配这样的人家。
李清乐低着头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害怕自己要是看见对面一唱一和的两人,忍不住露出恶心的表情。当初不是为了将她送给三皇子才记起有这么一个女儿吗?怎么如今又放弃了,莫非他们的一番打算被自己这个傻得天真的妹妹知道了,愿意以身入局?
老太太依旧不说话,卢氏忍不住问道:“老太太您觉得呢?”
“你们这般有主意问我做什么?”老太太自然听得出卢氏什么想法,这是清乐没了利用价值,就想着囫囵打发了。
卢氏和李维都没想到老太太会生气,本以为老太太是气他们不同她商量,李维解释道:“不过是话赶话罢了,您是长辈,也疼清乐,自然要多考虑您的想法。”
“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哪里重要,我瞧你们是见不得我过几天天伦之乐的日子,想早早地把清乐嫁出去,见我一个老婆子在院子里才好。”老太太指着卢氏破口大骂,之前的事她不可能再提,只扯着这一件事不放手。
“母亲,您想多了。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卢氏被当着众人面训斥,脸上也挂不住了”
“你们哪个意思?我朝没有十七岁的女子必须要出嫁的规矩吧?清乐也不是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吧?她不过回来几月,你们就急着将她许人家,你们夫妻是见不得清乐伺候我,让我过几天舒心日子吧?”老太太这话帽子就大了,甚至可以说李维夫妻俩对上不孝长辈,对下不慈儿女。
李清乐本可以出口劝慰的,但却乐得看戏,再说老太太替她出头呢,她装什么好人,李维夫妻俩也不会记她的好。
“祖母息怒,父亲母亲不是那个意思,大姐姐恭顺,母亲常常让我和二姐姐多学着,母亲也只是关心则乱,言语间让祖母误会了。”李闻峥开口,老太太发了脾气,心里也顺畅了,瞧着递过来的台阶也知道要下来了。
“你姑母一家在外地,你们姊妹虽都孝顺,但总不能常常陪我说话,清乐虽不比你们姐弟学识好,但却体贴孝顺。”
“谁说不是呢,我们都该跟大姐姐学学才是,是孙儿不孝,没能在您身边尽孝。”李闻峥笑着赔不是。
“怪你做什么。”老太太顺了气,笑骂道。
“是儿子疏忽了,本也没打算给清乐定人家,让母亲误会了。”
见李维都这么说了,卢氏只好勉强笑着赔不是,“瞧我这张嘴,都怪我不会说话,咱们家也不是养不起孩子们,给孩子们定人家自然是要慢慢相看的。”
老太太睨了她一眼,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母亲,您消消气儿,不然妹妹他们下月回来,还以为您在家中过得不自在,只怕要好一顿埋怨我呢。”
听到李维的话,老太太一惊,看向自家儿子:“你是说你妹妹她们要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哪里还记得生气。
“是,妹夫办事得皇上嘉奖,提了给事中,下月到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