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销售量倒是一天天涨,千两银子,不在话下。
它就是消耗品,买的人不少。
徐尽欢:“我们库房里面的桐油子不够了。”
王不忧皱了皱眉,“现在桐树才开花。”
马一甲吃着点心,“我让我嗲,派人去找往年的。
需要多少?”
徐尽欢叹气,“我派人去找了,整个且兰府寻来的不多,可能将够用两个月。”
王不忧:“那其他府的?”
徐尽欢:“不行,至少目前不行。”她现在能力不足。
王不忧只能安慰,“不急,慢慢想,总会想到办法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其他两个小伙伴叹气。
下午,刘家杂货铺,
“奶奶,我来看您了。”王不忧把手里的点心放下。
王奶奶看着小孙子,惊喜道:“你怎么过来了?你自己来的?”
王不忧点头又摇摇头说,“我是跟着一甲和尽欢来县城买书的。”
王奶奶看着小孙子除了点心,两手空空的,疑惑,“那你的书?”
“书,有点多,我拿不了。一甲帮忙,上学那日在拿给我。”
“对了,奶奶,我刚刚进来,听到孩子的哭声了,是四婶婶生了吗?”
王奶奶道:“对,生了。一男一女,昨天晚上生的,我刚要找人报信回家呢。”
“奶奶,一会我回去,告诉家里人就是。”
“呜呜呜,”屋里传来孩子的哭声。
王奶奶立马转身。
王不忧也跟了过去。
“噢噢噢,不哭,不哭。”掀开裤裆一看,拉了。
王奶奶轻手轻脚的换着。
两个孩子脸上的红彤彤的,像极了大猩猩屁股。
还小小弱弱的。
“奶奶,四婶婶还好吗?”
“你婶婶挺好的,正在房里面坐月子,不好进风,等后面在去看你四婶婶。”
“好。”
傍晚,
王和寿带着王不忧,马车还拉着了百斤的黄豆。
王和寿疑惑,“不忧,要这么多的豆子干什么,”
王不忧:“我从尽欢家新学到,做美食的法子。想试一试。”
王家,
王和寿手舞足蹈,“嗲,晚娘生了。一男一女。”
王大山惊喜,“太好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四儿子有后了。
高声大喊,“老大媳妇,在杀两只鸡。”
厨房里面传来回答,“好的,嗲。”
王大山又道:“老四,你明天可要好好拜一拜老祖宗。”
王老四笑容满面,“那是当然。”
厨房,
王不忧和马兰花,说着豆腐的做法。
先浸泡一晚。
次日一大早,
王和长和马兰花把豆子拿到村里的水磨坊。
水磨坊里面,地上是百年不腐的木头挖空围成的圆。
圈里是一个,磨盘。
磨盘后面是长长的竹子。
竹子的尽头是水流。
用木板把水渠的水引过来。
磨品自然而然转来转去。
不用人拉,只要有水就行。
黄豆一点一点被磨成白花花的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