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灵感,往往源自身边某个人的内心映射。
关于这点,许红豆觉得姜从文应该最有发言权,毕竟她第一次听到陈墨的“配乐”,就是姜从文在亲身演绎。
沉静的夜色里,月华清冷皎然。
小院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炉中的炭火偶尔“噼啪”一响,溅出一束火花。
陈墨指尖轻弹,舒缓低扬的旋律响起:
【欢笑声欢呼声,吵闹气氛心却很冷,我真佩服我还能幽默,掉眼泪时用笑掩过,怕人看破顾虑好多,不谈寂寞我们就都快活.】
简单几句歌词,就仿佛戳穿了苏清雅的所有伪装。
即使她再合群地大笑着,也填满不了内心的空虚。
人一散场,回到房间灯一关,孤独便又会朝她席卷而来。
没有撕心地呐喊,没有激昂地宣泄,陈墨只用低沉的嗓音,平静地“述说”着这份情绪。
【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没有心碎的时刻,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割,愈合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
苏清雅承认,这歌确实让她“开心”了,把她的心无情地剥开,赤裸地袒露了出来。
【活像得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独患者有何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