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几天一切风平浪静。
薛万平整天无所事事,闲着没事勾栏瓦肆听听曲儿,或者赌坊来几把,时间便一点点过去。
这期间,关于薛万平坊间也流传出了一些传闻。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薛万平摘了含苞待放的花魁温青儿。
最开始传闻是这么说的:万平靠才学吸引到了温青儿的注意,两情相悦之下,薛万平首捣黄龙!
后来传的就有些离谱了,有说薛万平给温青儿下了药的,有说酒后霸王硬上弓的,有说薛万平是深夜入室采花....
虽然各个版本皆不相同,但结果却出奇的一致都说为温青儿失了身子羞愧难当,跳河自尽。
当然对于这些传闻,薛万平也没去理会,一想就知道这些不过是些说书之人杜撰出来引人注意的噱头罢了。
六扇门里,这些日子薛万平与手下们相处的也较为融洽。
薛万平每日都会在百户所前演武场晨练一番。
《莽牛劲》这种粗浅的功法,仅仅十天薛万平己经是炉火纯青。
现在的他己经完全掌握了《莽牛劲》的精髓。
出拳虎虎生风,也总算是有了些近战能力。
随着薛万平展现的实力越多,手下们对他也是愈发的尊敬。
这也是薛万平故意为之,一来震慑宵小之辈,二来吸引上头关注的目光。
只要自己展现的潜力够大,这百户之位必是自己囊中之物。
现在整个六扇门都传薛万平乃是一个二品的高手!
要知道,一些实力差的千户,也就是个二品而己。
李诞手下那些装病的捕快们听到这些,也都不敢太放肆了,基本都回来。
当然,薛万平也对他们敲打了一番。
至于李诞,若是齐知错认错,解了那暗劲也不是不行。
可他依然还是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整日在家遛鸟,抽“福寿膏”。
不过这样薛万平也安心了不少,李诞死在家里总比死在这百户所里要好得多。
果不其然,半月之后,李诞上个茅房的功夫体内暗劲突然发作,整个人如一滩烂泥一般瘫在那茅坑之上,没了呼吸。
而这之前任何征兆也没有,刘能也派人去查了,自然是啥也查不出来。
除非是那传说中,有着大宗师实力的六扇门总捕头,前去才能看出端倪。
可是李诞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小捕头,怎么会惊动六扇门总捕呢?
最终此案以李诞猝死草草结案。
李诞一死,这百户之争也失去了悬念,仅仅三日功夫,圣旨便下了来。
正式宣布由薛万平接替百户一职位。
入了百户,也代表薛万平距离殷京上层核心圈子更近了一步。
在之后的几天里,慕名而来的想与其结交的官员、富商足足有几十个。
他们都知道,只要薛万平不犯什么大错,日后定平步青云。
百户绝对不是他的终点,毕竟他才二十岁。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人想着招薛万平为婿,可是之前那坊间的传闻太过离谱,也都劝退了这些人。
这样也好,薛万平也正懒得推辞,谈情说爱只会阻挡其前进步伐。
对于殷京城高层来说,李诞之死也好,薛万平升官也好,都不过只是个芝麻大点的小事。
现在整个殷京注意力都集中科举秋闱这件大事上。
科举秋闱乃大商盛事,每三年举办一次,主要通过诗赋与策论选拔人才。
正所谓天上麒麟子,地上状元郎。
诸如现在的宰相周准、太傅寇翰林、户部尚书龚南河等都是秋闱状元出身。
这状元郎同样也都是皇家、达官贵人们选婿的热门。
今日,正是科举秋闱发榜之日。
一大早,翰林院告示栏前人满为患,知道发榜,头天夜里就有考生在此排队等候张榜。
鸡叫三声之后,翰林院大门敞开。
只见一个身着红色官服的官吏手捧一张黄色榜单,迈步走来,围观人群自觉闪开一条道路。
“啪!”半丈长的榜单首接被贴在了告示栏。
只见上面写着:
“玄隆十二年科举秋闱捷报。”
“状元:孙伯玉”,
“榜眼:王甲第”
“探花:古若秋”
“进士:江南舸....”
看到这榜单,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有的人因高中喜极而泣,有的则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