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玉睡觉前规划好第二天出行路线。早上起来,她洗好脸刷完牙,就去秦富民家拿自行车。
自行车要回来,在后座上绑两根扁担,再在扁担两端挂上两个箩筐,筐里装上米粉,这样出去比她挑担省力,不用担心肩膀被磨破。
吃过早饭,她就出门去。今天要去稍微远一点的村子。
现在刚开始插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做饭吃饭都马虎应对,农村对干米粉的需要量很大。不到午饭时间,她就换回来几十斤沉甸甸的大米。
吃完午饭,稍微休息一下,接着再出去。
太阳西沉,林婉玉慢慢推着自行车回来。下午去的村子距离远,还得爬山,她的体力已经消耗完,走路都有些吃力。
没想到在村口遇到了秦阔。
“阿阔!”林婉玉叫他的名字。
秦阔回头,看见是林婉玉,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嫂子,你上哪儿去?”
林婉玉说:“我借了你家的自行车去换干米粉。你才从县城回来?事情办完了吗?”
秦阔没回答她的问题,反而问她:“你昨天怎么回来的?”
“我跟拉米粉的货车回来。”林婉玉回答。
秦阔看她推得吃力,把手里的袋子递给她:“我来帮你推吧。”
林婉玉太累了,也没拒绝。他的袋子沉甸甸的,摸着好像是书。
“你去买书了?”
“嗯,买了几本书。”秦阔闷声回答。
“我可以看看吗?”林婉玉问。
“可以。”
林婉玉一边走,一边从袋子里掏出书本,看到是机械和建筑,还有中药学,她皱了皱眉头:“你看这些书?工作需要吗?”
“也不是,就是到了书店,看着觉得有趣就买了。”
林婉玉总觉得他不太对劲,他去县城好像就没有什么要紧事办。她盯着他的背影,严肃地问道:“阿阔,你昨天去县城到底办什么事?你家里父母和哥哥也不知道。”
秦阔随意搪塞:“工作上的事情,他们知道了也帮不上忙。”
他实在不愿意说,林婉玉就没再追问了。
进了村子,各家各户都忙着做晚饭,乔桂芳站在屋前喂小孙子吃饭,看到秦阔和林婉玉一起走回来,心就往下沉。
下午她去河边洗衣服,有个老姐妹告诉他,秦阔昨天早早帮林婉玉挑担子出去,不上班肯定是去了县城。去县城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林婉玉明明知道,却没跟她说,不知道藏的什么心思。
莫名想起上一次吴虹传他俩有情况,她的呼吸就不顺畅。
林婉玉跟她打招呼:“伯娘,吃饭了吗?”
“没呢,你回来了?今天顺利吗?”她语气平淡地问,随后狠狠地剜了一眼秦阔,“你还知道回来?两天不上班了你想干什么?”
秦阔停下脚步,把自行车还给林婉玉,回答母亲:“我请假了。”
“好端端地请假干什么去?”乔桂芳说话语气很冲。
林婉玉察觉到不对劲,不敢停在这里围观他们母子对峙,推着自行车朝自己屋子走去。
于凤仙还在厨房里炒菜,秦芸坐在正屋门槛上,看到林婉玉的身影在门口出现,连忙跑过来高兴地喊道:“妈妈,你回来了。”
林婉玉摸摸她的脑袋,怜爱地说:“嗯,回来了。今天乖不乖?”
“我可乖了!”秦芸邀功似地跟她说,“我今天帮奶奶洗菜菜了。”
“真乖!”
林婉玉把自行车停好,将箩筐卸下来,再挑到屋子里去。带出去的干米粉都换完了,没有剩回来。
洗完脸,于凤仙把菜炒好了。今天的菜是小鱼干焖酸菜,还有一个豆腐青菜汤。她眼睛看不清楚,炒菜马马虎虎,林婉玉没有嫌弃,忙碌一天回来有现成的饭吃,其实很幸福。
吃着饭,林婉玉跟于凤仙大致说了今天生意。
“换回来就好,就怕砸在手里。”于凤仙苦了一天的脸终于舒展,说完她压低声音说,“昨天你跟阿阔一起去县城,今天有人告诉乔桂芳,她很生气。”
“她过来找你告状了?”林婉玉觉得头大,“他说去县城办事,跟我顺路走的。没告诉她就是怕她生气。”
“来了,怨气大着呢。”于凤仙倒是不以为意,“县城又不是我们家的,他要去难不成还得拦着?”
林婉玉觉得好笑:“你倒是看得开。”
秦芸在旁边奶声奶气地说:“奶奶,我也看得开。”
婆媳俩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