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瑖又给朱琳发了邮件,强调了他需要的市场部领军人物标准,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有it大厂的履历,有成功经验。然后又嘱咐朱琳,让对方保密。钟瑖可不想人还没找到,陈翔和田鹤先得到消息,又来纠缠他。
xj 智能的前两任老总,刘总,是个非常典型的职业经理人。他自己有个团队,却不想出来创业,专门做各初创公司的管理。他团队下面有自己管理、市场、会计甚至技术人才。用这种人,好处就是一下就能把公司的框架撑起来,快速投入运行,碰到市场情况好,还能很快盈利。坏处就是对公司忠诚度低,注重短期效益,做出了成绩,要么就要向上面加薪,要么就以此成绩为跳板,去更大的平台。要是业绩不好,他们更不会去死拼,而是很快改换门庭。
钟瑖通过鹤庭的张总了解到,那个刘总平均两年不到就跳一次槽。他就像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带着他的部落不停地迁徙,寻找着更肥沃的草原。他对公司没有任何的归属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暂时的栖息地,一旦有了更好的机会,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他的团队也像是一群雇佣兵,只忠诚于金钱和利益,不忠诚于公司和老板。
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让人又爱又恨。他们有着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初创公司迅速成长。但是他们也有着强烈的野心和自私的本性,不愿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就像是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留下一片狼藉和遗憾。
刘总做过的公司,短期内都有过起色,但他一走,又一地鸡毛,甚至还有撑不过去倒闭的。
这类人做事的目的更多是围绕着自己小团队的利益而不是公司的利益。所以他们撤出xj智能之后,公司除了因为任总留任,开发部得以最大程度的保存。有些部门,如人事和总经理办公室,基本名存实亡,而业务部,刘总带来的人一走,山中无老虎,靠几只小猴子撑着。
任总和刘总以前是关系很好的合作伙伴,他们一起专攻技术,合作过很多次,一直都是共同进退。然而,这次刘总离开后,任总却带着开发部留了下来,让人不禁猜测两人之间是不是起了纷争。
也许是任总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可以独立门户,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可能觉得自己一直在刘总的阴影下,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回报。所以,当刘总离开时,他便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机会,带着开发部留了下来。
钟瑖仔细看过任总的工作周记,不禁感叹:这人技术的确一流,前瞻性也挺好,市场上以智能政务切人,也算眼光独到。只是这人管理沟通上并不擅长,一年多时间,基本都放在项目的开发上,对公司部门的缺失,视而不见。钟瑖大概能理解他的思路,是想出个还不错的模型,把产品推出去,然后再去完善架构。任总的工作周记里详细记录了他的技术研究成果和对市场的分析,他对智能政务领域的理解让钟瑖惊叹不已。钟瑖明白,任总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思维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但是他在管理沟通方面的不足也让公司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钟瑖想,如果任总能够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和沟通协调,那么公司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利。于是,钟瑖在工作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提醒任总,同时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难说任总得想法对不对,只是随着他人病倒,他的想法自然不了了之。
钟瑖的做法其实更偏向刘总。经过bd的动荡,钟瑖明白,it创业潮,正在缓缓拉上帷幕,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出现,催生出新的巨头公司。他们这批人,不大可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敲上市钟,拿股份,毕其功于一役,一下实现财务自由。
钟瑖暂时的想法,就是把xj智能的摊子铺开,形成自己的团队,先把自己的地位稳固住。然后在某个项目上形成突破,业绩提升,自己也好赚到一桶金。
从他接触到的公司高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就连看似最像靠能力做上来的姜总,背后也有自己的同学和老婆的资源。
以钟瑖的背景和人脉,想跻身高层的希望不是很大。既然如此,那就想办法做点成绩,提升自己的声望,做个职业管理者。
这条路并不好走,只是比自己创业风险小一点。但对钟瑖这样的人来说,似乎是最佳选择了。要不然,只有学那个钱助理一样,想办法考公上岸了。
现在公司的一二号人物,心思都在别的上面,钟瑖受到的关注和约束不多,环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