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猫踪迷影 > 第84章 来去匆匆

第84章 来去匆匆

陈丹青老师吧。

去乌镇和西塘逛了逛。

北方人去江南小镇是为了领略不一样的风情,江南本地人去这些地方,多是为了回味曾经的岁月。

江南都邑并不是一贯高屋华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曾几何时,它们也不过是方圆数里,人口数十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水乡小城。

清晨站在小镇高高的拱桥上四下望去,仿佛回到了江南旧日时光。流水在生着青苔的桥墩下缓缓淌过,阳光在长着瓦松的黛瓦上轻轻掠过,屋檐下馄饨店的阿姨操着细糯的吴侬软语轻声问客人:“馄饨汤里啊要放些香葱?”店外结着霜的石板路上,有人晃晃悠悠走来,一手捏着几颗茴香豆,一手牵着个包裹得像个糯米团子的小囡。

忽略样式过于统一的门窗和修饰得过于平齐的墙面,还有应景的刺眼大红灯笼,这里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江南都市。景物像,节奏更像,人固然步履悠然,猫狗更是空闲慵懒,午后暖阳下蜷着身体打个盹,一觉醒来伸个懒腰,一道残阳已经铺在了河水中。

江南富庶,又多名人,一座不起眼的小镇,就可能出过若干状元、尚书、宰相。一代代官员“拙政”“退思”,归老乡梓,虽都号称两袖清风,然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富贵还乡,自然要把家宅打造得美轮美奂。江南又多巨富,腰缠十万贯,修起宅院来,更是不惜工本。一两年造张拔步床,两三代人建座有池有树的宅子,都是寻常事。古时的江南小镇,繁盛华丽并不亚于那几座大城,精致细腻犹有胜之。虽百年沧桑,历经波折,稍一收拾打磨,重又绮丽堂皇。

小镇屋舍华美,街巷幽幽,静水流深,人更是质朴,无论男女,全无都市人的造作疏离,大方热情,彬彬有礼。水乡特色,男人做技术活,抛头露面,招揽生意的多是女子。二八佳人、花信少妇固然体态婀娜、明眸皓齿、莺声燕语,一身土布船娘服的阿姨、老妪,也都笑容可掬,让人如沐春风。

画船听雨眠,清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情景千年,真实不虚,所以韦庄才会由衷赞叹:游人只合江南老。

仅仅几十年前,“苏”“杭”等一众江南城市还是适宜人生活的天堂,可几十年快马加鞭地飞速发展,除了某些刻意留存的古街巷还残存着些许烟雨楼台、流水人家的景况,其余地皮,早已和北上广一样,被高楼阔路覆盖,嘈杂喧嚣,早无人居之乐。千百年来“小楼春雨、深巷杏花、矮纸闲草、细乳分茶”的闲适静雅,只能在小镇体会了。

商业化初始,小镇也曾乱哄哄一片,街头巷尾满是操着南腔北调的生意人,售卖着不知来自何地的土特产,强买强卖有之,以假乱真有之,天价宰客亦有之。这次去,发现小店里操弄买卖的人,又多变回了本地人,所卖货物,也多是当地特产,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江南自古有经商的传统,他们做事更讲究细水长流,要眼前的利益,更重长远的口碑。手机消费app的加入,让游客更容易和商家对接,也可以更直接对他们评头论足。商家厚不厚道,经营有没有特色,刷刷评论就知道。透明如此,商家都收了宰一刀是一刀的心思,安下心来做长远买卖。

我在民宿的院子里,看到一盆一叶蕨,婷婷袅袅,碧绿生青,煞是可爱。我厚着脸皮请主人割爱。没想到那人手一挥,“这是院子里自生的,你喜欢送你好了。别客气,离开时给个五星好评就好。”

儒雅敦厚的文化传统加上精准实时的现代科技,塑造了一座座五星小镇。无论是想领略江南风情,还是回溯往日时光,都能得偿所愿,不虚此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