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版的大肚招财猫。
雪茄到公司的时候,花猫已经在了,很自然的他们就玩到了一起。一开始是互相玩乐打闹,到雪茄成年,花猫也就成了他老婆,还为他生了一窝雪球般的子女。总之,雪茄的生活本来过的蛮滋润惬意。
但花猫的离开改变了一切。花猫不仅是雪茄的老婆,也是他唯一的伙伴,甚至是他遇到的唯一的同类。花猫走后,雪茄第一次尝到了孤独的滋味,于是,里里外外的寻找花猫,甚至还跑到地下室,为此还失踪了半个月。
雪茄被骨瘦如柴的从地下室抓上来后,仿佛变了一只猫,他不再粘人,脾气也大了,不再乐意接受别人的抚弄,行踪也变得飘忽起来。昨天,在花猫摔下去的地方,雪茄也掉了下去,或许是巧合吧.....
懒猫走好,上天堂后离栅栏远点.....
有人推荐了一部电影《春潮》,讲现代母女关系的,郝蕾主演。
美人在骨不在皮,好皮囊未必有好风情,女子的风情,是装扮描画不出来的。而且只可意会,妙不可言。
说回《春潮》,如果说我们那个时代的母子关系多是刀枪剑戟,电闪雷鸣,相爱相杀。那么母女关系更像是血肉磨盘,不动声色间,互相研磨得形销骨立。
老太太是个有主意的人。她算是第一代凤凰女,年轻时从农村考学到了城市,为了留在城市,耍了些手腕,用凸起的肚皮换了城镇居民的身份。拼尽手段,鱼跃龙门的代价就是夫妻关系并不那么和谐。一个把身体当做筹码的女人,很难体会到所谓画眉之乐,闺房之趣,特别又生在那个粗粝凶暴的年代。偏她嫁的男人可能是个多情种子,家里得不到慰藉,就跑到外面寻找快乐。没风情的人一般道德感最强,他们看不得别人享受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快乐,于是年轻的老太太开始四处举报老公的浮浪,甚至把女儿当武器,半夜带着她,跑到老公领导家里,让她亲口声讨父亲。
终于离了婚,也把老公送进了监狱。
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把生存为第一要义,豚突狼奔,只为自己能活下去的老太太,从没体会过温情,自然也没有多少温情给身边的人。她无暇也没心思陪伴女儿成长。在女儿初潮时,她嫌烦,一脸嫌弃骂骂咧咧走开了。倒是那个她嘴里的流氓男人,忙不迭给女儿准备各种卫生物品,竭力安抚女儿。
对孩子来说,温情比正义重要。一个愿意花时间陪她逛公园、做玩具的流氓爸爸,比一脸正义,却视她如敝履的母亲更让她愿意亲近。
见女儿竟然宁可喜欢“把那种女人带回家”的男人,也不愿亲近她。老太太崩溃了,冰冷僵硬的人其实最渴望温情,只是一个面目狰狞,不会付出温情的人,又怎么能得到温情?于是她们退而求其次,要求身边人臣服,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有人陪她,让她看着不那么像个可怜虫。可女儿并不愿臣服于她,反而和父亲更亲近。
把夫妻生生逼成敌我的老太太,把女儿当成了失节的叛徒,她无法饶恕女儿所谓的背叛。于是,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给予的厌恶、鞭笞、嘲讽多于温暖慰藉,这让女儿更远离、甚至憎恨她。
老太太那个时代,激情昂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话术就像今天的吸引力法则一样在坊间充斥。可老太太至死也不明白,敌人可以压倒,亲人在威压下,要么反抗,要么逃跑。
甚至自暴自弃,自我放逐。
聪明女人的自我放逐其实更可怜。笨女人一旦放弃了自己,很快就会被社会碾碎,一个身体和心灵都被摧毁的女人,会跪倒在苦难之下,封闭自己的感官,自然体会不到那么多痛苦。而聪明的女人,会在苦海里载沉载浮,苦苦挣扎。这份挣扎和不甘,会给她带来更多的痛苦。
女主未婚生女,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她心理上极度痛恨鄙视母亲,生活上却离不开她的照顾。无法逃离,反而要依赖自己痛恨的人,这种感觉,最让人绝望。这份绝望一旦在心里扎下了根,终生都会被它拉扯,再也无力体会快乐。
女主在戏里逃避的方法就是性。郝蕾在戏中有一段隐隐约约、似是而非的激情戏。这段戏反而更惹人遐想,让人回味。只是再销魂的性也代替不了温情。女主在激情过后,只能黯然离去。她渴望那个做音乐的男人,却又情不自禁怀疑他。渴望那个破败却温暖的房子,却不敢,或者自以为不配去拥有它。
只能贪一夕之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