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出现在7月下旬--
一个普通的周末,一个账号为“龙珠中的碧儿”的博主,在美国“Twitter”和“youtube”以及中国bolibili、知乎和微信公众号等大众社交媒体上,同时发布了一个题为“第四件‘曜变天目’茶盏重出江湖?是玩笑还是骗局?”的短视频--
视频一开始,博主自我介绍:表明自己出生于日本陶艺世家,对陶艺有专业了解;接着贴出她以前发在自媒体上的帖子,在帖子中,博主指出了《开运鉴宝》栏目中出现的“曜变天目”茶盏几个疑点:一是圆圈太过工整,花纹与静嘉堂过于相似;二是虚光和新气太重,少了几分古瓷器的敦厚和沉稳。
帖子下面,有成百上千的读者留言,大多数是对帖子的谩骂和讥讽,但博主在一条留言下,划了个重重圆圈:
讨论得这么热烈?哈哈,想不到小日本对中国瓷器这么感兴趣。要判定“曜变天目”茶盏真假,来中国啊。“曜变天目”茶盏属于建窑黑瓷,去福建建州找建窑大师陶竹青,他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留言IP显示,读者是在中国。
接下来画面马上一转,镜头之下是一片莽莽大山,并有一个方型陶瓷标志牌,上面用简体中文标注着--水吉镇。博主画外音解释道,这是中国闽北丛山峻岭中一个小镇,以出产建盏闻名天下。
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身形高大,眉清目朗,长髯飘拂,博主介绍这就是中国陶艺大师、建盏第三十五代传人陶竹青,简单寒暄后,博主为陶大师播放了《开运鉴宝》那天的录像,请陶大师掌眼。
接下来的画面,才是视频的关键--
看了茶盏几个特写画面后,陶大师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好一阵子,才让博主跟着他来到后面的收藏室,变戏法般地从橱柜中拿出一只“天目曜变”茶盏,让博主一辩真伪。
博主没有说话,而是将茶盏放在一张桌子上,用镜头绕着茶盏,近距离拍摄。
接下来视频中传来陶大师的原声,介绍这只茶盏的来历,下面配有日文翻译:
“这只茶盏,只是十年前我尝试复制‘曜变天目’茶盏的试验品。当然,这不是真正的‘曜变’,而是我选了一批内壁有瑕疵的‘油滴’建盏,按照网上找到的‘天目曜变’茶盏藏品图片,依葫芦画瓢,剔除瑕疵后,将圆斑刻绘在内壁上,重新上釉后用电炉二次烧制完成的。试制结果还比较满意,可以说是一种高档工艺品。圈内朋友闻讯后,纷纷来找我购买,我寻思着反正是用次品闹着玩的,每只象征性地收了两千元人民币工本费,几天功夫,十多只试制品被抢购一空,自己仅留下一只作为纪念。当然,这批试制品是二次加工而成,只具有观赏性,而没有收藏价值。但瓷器古玩市场水很深,为了防止有人以假乱真鱼目混珠,我在试制时,特意留了个心眼,在口沿和底款这些不起眼的地方都留下了相同的暗记,你仔细看……”
陶大师的访谈到此结束。视频最后,博主用文字方式公开向持宝人挑战:
自视频发布起,新的《开运鉴宝》直播时,在公证律师和各大媒体见证下,自己先说出陶大师留下的暗记,然后让持宝人展示“圣物”,如果暗记不存在,自己愿意向持宝人赔付一亿日元,并公开道歉;
如果暗记全部对上,持宝人将此件工艺品无偿转让给自己。
从始至终,这位博主的真实影像都未出现在视频画面中。
视频发布后,在日本、中国甚至全世界手机上快速转载,“圣物打假”事件再一次引起日本舆论海啸,与前段时间清一色肯定声浪相比,这一次否定的声浪要大得多,许多专家学者也引经据典,说明“织田茶盏”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当然,博彩公司不会放过这样机会,及时推出了彩票--“织田茶盏”为“真”的赔率为1:17,为“假”的赔率为1:1.013。
耐人寻味的是,处于漩涡中心的《开运鉴宝》栏目,却一直保持着沉默。
所有人,都翘首以待三日后的周末,新的《开运鉴宝》开播时真相揭晓的那一刻。
三日后,《开运鉴宝》节目开播,没有了以前片头冗长广告,也没有年轻漂亮的主持人激情出场,而是一群身着正装的中老年男子,神情严肃地肃立在镜头前,为首的正是“京都放送”株式会社社长,他在屏幕上公开道歉--
由于本台《开运鉴宝》节目把关不严,将一件赝品当成了“天目曜变茶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