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丞疆在大理寺的监狱中自缢了,但所行之罪,依旧昭告于天下。
向来与儿子不算很亲近的柔妃,在慕丞疆死后,自请为尼,长伴青灯。
勤顺帝允了。
倒也不是勤顺帝恩宽,而是慕丞疆所行的大恶之事,柔妃大多没有插过手。
除了有慕丞疆罪人儿子,她本身也并没有太大的过错。
既然她想为慕丞疆诵经祈福,尽她为母之责,勤顺帝自当成全。
慕明展被赐了毒酒,冷宫的祥妃求了勤顺帝的恩赐,亲手送走了慕明展,也一并送走了自己。
京都事了,萧璟泽也准备返回兰陵,萧氏的事情,总不好就让他父亲一个人忙活。
不过萧璟泽临行前,勤顺帝替他和慕锦瑟赐了婚。
这场赐婚,萧璟泽虽有欢喜,但最多的还是担忧。
毕竟上次他和慕锦瑟见面时,慕锦瑟对他,还没有半分情意。
生死走了一遭,萧氏又生了那么大的一场祸事,萧璟泽也看来了很多事情。
他是喜欢慕锦瑟,但是他已经不再执着于得到她,执着于她成为他的妻子。
只要慕锦瑟过的好,过的开心,就够了。
但老天惯会开玩笑的,他想开了,但他和慕锦瑟却又因为一道圣旨而捆绑了。
这赐婚的旨意下来了,慕锦瑟心中必然是烦闷的吧?
勤顺帝虽然本就有意将慕锦瑟赐婚兰陵萧氏,但依着勤顺帝对慕锦瑟的宠爱程度,若慕锦瑟当真不愿嫁他,勤顺帝大约是不会勉强的。
而今下了这道赐婚的旨意,是形势所迫。
毕竟萧氏因大皇子而受创,勤顺帝总要安抚萧氏一二的。
一则是安萧氏的心。
二则是安大熙这些世家大族的心,若是族中出了贼子,只要忠于朝廷,不负大熙,拨乱反正,朝廷就不会苛责。
基于这种种,萧璟泽不能抗旨。
抗旨就意味着萧氏对皇家还有芥蒂,这无疑是在各世家大族面前打勤顺帝的脸。
他不能用整个萧氏,去成全他的情情爱爱。
大约是觉得对不住慕锦瑟,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慕锦瑟。
所以萧璟泽接了旨后,只是让人送了一封致歉信给慕锦瑟,便回了兰陵。
四月十八,盛明月和沈月堇的女子义学正式运行。
姜南枝如约前来,为这所女子义学剪花。
慕锦瑟则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不仅帮忙张罗义学堂中的大小事宜,还捐了不少银子给这所女子义学。
女子义学在大熙来说,虽然算是新的事物了。
但毕竟是义学,又是为姑娘家而设,学的又是谋生的手段。
所以前来求学的女子,并不在少数。
从一大早忙到半下午,姜南枝,慕锦瑟,盛明月,沈月堇她们才得了几分空闲,能坐下来好好喝杯茶。
不过喝茶的,只有姜南枝是真的在喝茶,慕锦瑟、盛明月和沈月堇多少是有些心不在焉的。
大约就是那种把她们茶杯里的茶换成酒,她们都察觉不了的那种心不在焉。
姜南枝好整以暇的看了看慕锦瑟,又看了看盛明月和沈月堇。
嗯......这世间男女之事,弯弯绕绕的,还真是又玄又妙。
不过嘛,比起那种你爱我时,我不在意,你不爱我时,我又对你生了几分情意,或者说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但我们却都不说,姜南枝还是喜欢她和慕北行这样的。
喜欢了,就大大方方的喜欢,就明目张胆的偏宠,就毫无保留的信任。
只不过姜南枝不知道的是,像她和慕北行之间的感情,世间少有,可遇而不可求就是了。
端着茶杯,姜南枝起身往义学堂授课之处走。
看着堂中那些女子笑颜,还有眼中的希望和亮光。
姜南枝有预感,盛明月和沈月堇兴办的这所女子义学,定然会成为女子摆脱时代给她们套上的固有枷锁的开端。
“这义学,归宁和长宁县主,一定会办好,绝不会负了天下女子的期望。”盛明月也端着茶杯,走了过来,目光看着学堂里面。
她一直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前是写些话本子,希望借由那些话本子能让一些女子得到启发,让她们不会深陷思想上的囹圄。
而现在,有意义的事情增加了,那便是和沈月堇,好友意气相投的人,一同那把女子义学办好,办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