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得嘞,这妖女怕不是过于疯癫而被师门禁闭十多年最近才放出来的吧。
这病还没治好,就这么随意放出来,魔门你道德吗?
哎,多好多水灵的姑娘家啊。
三两口啃完窝窝头,或许是吃人嘴短,或许是闲来无事,高实在慢慢给俞晨讲起了崇祯之后的一段历史。
崇祯十七年三月中旬,李自成率贼众围攻京城。
兵临城下国破君亡之际,居然满堂近臣内侍无一人提议南幸,更别提准备好南幸之事。
崇祯本是有意南幸的,但作为一国之主,他得顾及君王颜面,不能主动提出来啊。
不得是忠臣上表后再三推托,群臣们再要死要活罢朝胁迫后才万不得已答应南幸才对吗?
怪只怪崇祯帝杀光了最有可能上表南幸的阉党一派,却养了一群不会揣摩圣意只会勾心斗角的酒囊饭袋们。
没过几天,李自成从彰义门杀入了京城,京城顿时火光冲天。
大喊着“诸臣误朕也”,正在万岁山歪脖子树上挂白绫的崇祯,看到有一人火急火燎地前来见驾。
此人姓光名时,时任工部小小员外,小半年前起就偷偷准备了南幸之事,此时刚把太子和永王、定王一众安置妥当,特奔来请君南幸。
崇祯帝甚感欣慰,可嘴上还得说出大义凛然的一句。
“天子未能守国门,国君理应死社稷!卿可当大明之柱国,请助太子步明君之路!”
然后静待光员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自己从歪脖子树上拽下来扛到南京。
嗯,到时我得装样挣扎几下。
可能崇祯帝当时是这么想过。
可是呢,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光时大人十分乖巧地领皇命谢恩退下了,退下了……
只留下一代帝王孤零零地挂在树上随风凌乱着……
光时率领着死士,连夜为太子一众闯出一条逃亡南京的血路,连施瞒天过海金蝉脱壳之计,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把太子护送至南京并登上了宝座,改元为义兴。
护主有功的光时一步登天升任为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举荐能臣,策反李定国,据长江之险,力拒南犯的满清鞑子。
光首辅在义兴帝的鼎力支持下对内重组内阁,重振朝纲励精图治,苦练北伐复土之师;对外分化满清各旗,暗中支持辽东有志之士使清廷频频后院起火。
义兴八年,在满清被流寇余孽和辽东之乱搞得焦头烂额之际,鼓动江北各地的知府和指挥使,里应外合一举把满人赶至辽东以北,收复了大半江山,一雪了使国人蒙羞多年的万岁山歪脖子树之耻。
昔日的北京城惨遭了流寇和鞑子的两度洗掠,还不适合重新迁回国都,于是一直定都南京于至今。
为了守护北疆,在北方和辽东重设都司卫所,恢复旧制实行屯田,由各级指挥使全权管理军事和民政。
俞晨听得津津有味,看来这是款架空大明历史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