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郑南的卫队整列在八方客栈门外,要护送郑南和程果至和尚岛码头的南安水师旗舰上。
程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就拜托李道勋帮忙看管几天千都车行,就跟郑南分别坐上了黄包车,奔往和尚岛。
昨天已经体验过公交马车了,今天可能是郑南在金州城里的最后一天,无论如何也得再让他体验一下别样的专车服务。
高实在和俞晨二人也准备启程。
他们要去高实在的老家龙王塘,去找宋先生请教蒸汽机等问题。
龙王塘位于中左所向东二十多里地的海边上,离金州城更是有百余里地的路程。
高俞二人也是跟程果他们一样,要走南城门的。
但此去路途遥远,也不知道要何时能返回。
虽然程果已把车行拜托给李道勋了,但李道勋毕竟对车行的运作方面参与得少,俞晨还是放心不下。
等马夫车夫们用完早餐后,要开个简单的早会。
等郑南的五六十人护卫小队开拔后,接着八方客栈的门口又聚集起千都车行的二十多人员工,在聆听俞助理的谆谆教诲。
惹得路过的行人纷纷顿足好奇地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高实在和李道勋站在俞晨的身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俞晨身上,没发现人群中有几个贼头贼脑的家伙在仔细观察这边,还不停地向周围打听着什么。
俞晨的演讲在欢欢乐乐的气氛下,很快就结束。
车行员工们也高高兴兴地一哄而散,都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高实在也背着那把细刀,跟着俞晨上了去往城南的公交车。
高实在是很想早去早回,好趁早去辽阳追寻自己的花归茵花仙子。
但俞晨可不知道高实在的心意啊。
前天昨天短短的大沟山之行,远远没能满足俞晨的玩心,就以车行马车紧张为由,硬是要徒步去龙王塘。
高实在和俞晨,拎着大包小包,在南城门下了车。
这些包裹里装的是俞晨在八方客栈搜刮出来的各种调味大料,是要送给青泥洼村民们的。
金州卫到龙王塘,大约一半的路途中,稍微拐个弯就到俞晨降临的青泥洼村。
俞晨是打算在青泥洼村里休息一晚再继续去龙王塘的。
路上,俞晨依旧是见到漂亮的花就摘,看到蝴蝶蜻蜓飞过就去追。
五十来里的路,硬是花了近四个时辰,太阳快下山了才到达青泥洼村。
高实在不禁怀疑,当初这丫头是不是也追着蝴蝶到处跑,最后把自己弄丢,才跑到大黑山里的。
不然金州卫到青泥洼就这么一条道,闭着眼睛走也不可能迷路的啊。
“回来了,回来了!晨丫头回来了!”
“晨丫头回来了?快快快,当家的,把今天捞上来的那条大鱼收拾一下!”
“晨姐姐回来了!还带了个光头大哥哥!”
“大哥哥?晨丫头去城里是找人嫁了吗?带着夫君回来了?”
“晨丫头带着夫君回来了!”
小小的青泥洼村顿时热闹了起来。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村口把俩人堵在路口,七嘴八舌地问候着,七手八脚地摸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高实在愣住了,没想到俞丫头在这个渔村里是这么地受欢迎。
话说回来,俞晨能不受欢迎吗?
平时来村里的客人也就是那几个收鱼收虾的熟悉的商贩们,突然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丫头,顿时给整个村庄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而且这丫头对饮食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天赋,手把手教大婶阿姨们做出各种美味可口的饭菜。
使得出海打渔的男人们,巴不得太阳赶快落下,好回家大饱口福。
随之而至的是,小村每个家庭中的夫妻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据不完全的统计,俞晨到来的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有七八位贤内助,开始不停地干呕了。
这怎能不叫人丁稀少而整天发愁的里长伯伯感到欣慰?
还有,俞晨组织起闲赋在家的老人妇女们,建立起鱼虾加工公社。
把渔民们打捞上来的鱼虾贝类集中起来,由平时悠闲的村妇老人们收拾干净,分类分大小晒干。
使得商贩们开开心心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花大钱收购这些成品鱼贝肉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