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是否繁华,只要看它的集市什么时候散场,散的越晚,来往人口就越复杂,就越是繁华。
到了正午,潼关城来往的行人,依旧络绎不绝,这在边陲小镇之中也算少见,它的繁华得益于水运的发达,潼江首通楚京,也联通着楚国各大城市,前往楚地经商的秦国商客们,在进楚之前,也有很多在此处落脚。
潼关码头上岸之后是一条青石板街,街道两侧商铺林立,码头街西行五十米,便能看到一座三层木楼,一楼门口,放着一块大红木牌。
上面红底黑字依次写着:
令日特惠,第二十七号芫爆散丹,第七号……门梁之上挂着一块漆金牌匾,上书着西个大字:云来客栈。
一位华服少年和一位少女在众人的看护之下,从客栈门前走过。
“羽哥哥,你饿了吗?要不我们先去吃个饭吧。”
平阳公主抬着头,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哥哥。
李夜羽环顾一周,瞄了一眼上面的牌子,摇了摇头道,:“现下,我还不饿。”
对一旁的平儿接着问道:“这潼关城附近最大的书店是什么?”
平儿思索了一下回道:“楚国人开的,叫,梅庐墨香。”
李夜羽点了点头,“我们啊先看书。”
牵着平阳公主的手让人引着,向着书屋走去。
李夜羽看着眼前,高兴着,蹦蹦跳跳的平阳公主,心头闪过一丝不忍,红木牌上的27号指的就是自己,心中随即对赵廉产生了不满,他现在绝对不适合接头。
身边的人事都没有打点好,贸然接头,风险巨大。
李夜羽做出一副放松的样子,完全忘却了任务,一心陪着平阳公主逛街,浑然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恰巧在监视之中。
张岱雨租的阁楼正对着云来客栈,他和他的徒弟沈醉己经监视这个客栈两天了。
“看着还真是般配啊!我今天上午就意识到了。”沈醉看着街上的两位殿下微笑的说道。
“盯了两天,你就看出了这个?就知道八卦,一点没正行!”张岱雨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黑袍,毫不掩饰自己不满。
沈醉闻言,连忙严肃了起来,对着街上仔细观察,不一会儿就发现了异常。
“令日特惠,令日,令?昨天是今啊,他什么时候搬出这个的?”
“还行,眼力还在。”张岱雨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回道:“就在刚刚,这令日特惠,后面接的菜名和数字,也许就是它要传递的信息。”
“照您的说法,这地方是个秘密驿站?但这人来人往的,我们怎么知道他向谁传递信息?无从查起啊!”
张岱雨眯了眯自己的眼睛,阴着声音道:“所以他才选这做驿站,当然也许不仅仅如此简单,编码所能传递的信息,毕竟有限的,运气好的话,是个接头暗号也说不定。就算不是,他要传递的信息,总要有个源头,一定有上线,找到他,盯紧他!”
沈醉闻言,立马躬身行礼,之后快步退下,浑然没有了一点之前的散漫。
只是两人非常有默契的忽视了,大殿下一行人刚好从客栈门前经过,这一事实。
他俩十分清楚,现在局面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一旦牵扯到了皇室,那就不是他们的权责范围,到时候没有功劳不说,还惹得一身麻烦。
不过,张岱雨想到自己来潼关的使命,以及大皇子殿下从云来客栈门口路过的身影,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跟大皇子殿下见上一面了。
正午时分,阳光正烈,万籁俱寂,
城中一条幽静的小巷,可以远远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书店——墨香梅庐。
它静静矗立,木门半掩,透出一缕温暖的光亮。
书店的门口悬挂着一块木质的招牌,上面用行楷书写着“墨香梅庐”西个大字,笔力遒劲,气韵生动,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古风古韵。
走进书店,立刻能感受到一种与外面喧嚣不同的静谧氛围。
靠窗摆放着几张红木书桌旁,桌上摊开着古籍或诗词集,一旁人目光专注,时而点头微笑,时而低头思索,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另一侧,几位老者正对着墙上的一幅画低声讨论着,声音低沉而有力,不时有人加入他们的对话,或是提出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讨论似乎让那幅古画更加真实。
店铺最里面,一位华服书生,正站在书架前,手指轻轻滑过每一本书籍的脊背,似乎在寻找什么珍宝。他的面前放着一个小铜炉,炉中燃烧着香料,散发出淡淡的烟气,使得整个书店都充满了一种古朴的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