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倒真是有个事儿。想要麻烦麻烦童城主。”
随即就将这几位丫鬟被抢之事,告知了童奎。
听完殿下的这话,童奎顿时面色激动,摸着自己的山羊胡站首身道,
“卑职治下,出现如此恶事,实在汗颜,卑职一定肃清敌寇,还百姓一个太平,给殿下一个交代。”
“诶,诶,不必如此。”大皇子殿下拉着童奎再次让他一起坐下,
“这贼寇一事吗,潼城主看着行事便可。只是我那十几箱书可有许多孤本,潼城主可一定要,让它们完璧归赵。”
听着皇子殿下的话语,只管书的好坏,不管土匪与百姓死活。童奎只觉得有点悲哀。
“卑职,定不负所托。今天下午被之便发兵黑云寨,一定完璧归赵。”
童奎咬牙领了命,便径首告退了。
看着童奎带着些气愤,迈步而去的身影,李夜羽笑着摇了摇头。
待人远去之后,
“崔叔啊,让张岱雨,立刻来我的书房见我马上,有急事。”李夜羽对着自己的管家吩咐道。
书房静谧庄重。西面墙壁被高大的书架所覆盖,架子上摆满了古籍。
一束晨曦透过精致的格子窗,洒落在古色古香的书桌上,金辉熠熠,犹如佛光普照。
大皇子案头静坐,峨冠博带,神态悠然。他手执羊毫,挥洒自如,墨水在宣纸上跳跃,犹如龙蛇飞舞。
而张岱雨,就在下面站着,面带疑惑的看着,急急忙忙把自己叫来,却在案头泼墨的大殿下。
一道幽静的声音传来,那是自己从未从大殿下口中,听到的语气。
“青龙卫现在在潼关,有多少人?”
“回殿下,有密卫不下五十。”
李夜羽依旧低头看着自己桌上的宣纸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所写,并不满意,将这纸撕碎,蹭的一声。
“你做些准备,造些吏部的封条,备些写满了的账本。”
看着依旧低头写字的大殿下,
李夜羽一时把不准殿下想干些什么,只能点头称是。
“再找人,潜伏在黑风寨外。趁着下午童奎剿匪,提前混进库房。将库房之内存放的书箱依次打开,逐个在上面铺满账本,最后贴上吏部的封条,剿匪之时你跟着去,见机行事,懂吗?”
大殿下的语气愈发阴沉,张岱雨听到这儿顿时明白了,连忙张嘴想劝。
但是大殿下的话却不停,
“昨日你说这个云来客栈,便是你的投名状。这二品大员的投名状,岂能如此儿戏?来,看看我的字怎么样?”
那宣纸之上,正是用颜体写下的,投名状,三字。
“殿下的字,愈发好了。”
这是劝不动了,张岱雨来潼之时,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之早,自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作为一个臣子,他只能希望大皇子能以天下黎民为重,不要再将朝局搅的天翻地覆了。
话说这童奎,第一时间,却没有安排剿匪的事宜,反而是来到了一座庭院之内。
那大厅金碧辉煌的屋顶绘着云龙戏珠,流光溢彩。
两侧雕梁画栋,细腻华丽。正中大圆桌上铺着丝绸锦缎,上面陈列着金樽美酒和玉盘珍馐。西周摆放着红木椅凳,雕刻精美。
平煜侯处于主位之上,笑着问道,
“这大殿下你是见到了?”
“哎,都言这大殿下十分的糊涂,一身书生之气,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竟然为了几本孤本,让我去发兵剿匪,既然如此之急,要我今天下午就走。”
同辉你用你自己的胡子看上去十分不满。
“你真的这么看?我看不然,你刚走,张岱雨就进了这大殿下的书房啊,恐怕派你去剿匪是假。让你抽调兵力,以便他们搜寻百官行述是真啊!
这大殿下或许是个草包,这张岱雨可不是浪得虚名。
圣上让他来潼关,负责大皇子回京的事宜,实则就己经把他绑在了大皇子这条船上。这个人不可不防啊!”
童奎听完却是一笑,豪气道:“侯爷说笑了,不说这只是剿匪,就是楚军打过来了,我十九路军也可以一边抗敌一边控制所有的交通要道,这东西它只要进的潼关,便插翅也难逃。”
平煜侯听完,笑着饮了口酒,心中骂道,这大皇子殿下愚蠢,把潼关最重要的父母官,推到了自己这一边,他只觉得,自己己经胜券在握。
不一会儿便跑进来一个压抑,说是大殿下想要在今晚,设宴款待,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