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目光扫过贺兰絮的脸颊,微微一怔,恭敬地点了点头。
“雇使银两,路兄弟已经结清了,姑娘有事尽管吩咐,只要路兄弟能做的,小的都可以。”
贺兰絮上下打量着他,断定此人不是路宝的朋友。
听他恭敬的口气和态度,倒更像镖局里的镖客。
便随口问道:“你是哪家的?”
“小的叫许光遇,在城西万通镖局当差。”
“东家是何人?”
“小的只接活,没见过东家。”
“总听过吧?”
“未曾。不过姑娘要是信不过,可以看看这个。”
说着,许光遇从怀里拿出半枚鱼符,和一块背面刻有万通镖局的方形榉木。
贺兰絮蹙了蹙眉,这两样的确做不得假。
宣武帝登基后,为防止北苍潜入的细作冒用大梁百姓身份,命户部每年都为大梁百姓更换新的鱼符。
这鱼符,顾名思义,就是一枚鱼形符契,鱼符以材质和颜色区分百姓与各级官员。
普通百姓的鱼符为原木色。
而官员的,大都为金银铜等金属所制,外面装以朱紫蓝绿等各色符袋,以示各自官级身份。
鱼符一分为二,左半留在户部存档,而右半由个人携带。
许光遇这枚木质鱼符背后的契章略有磨损,一眼就能辨出真假。
而那个万通镖局的名头,如雷贯耳。
京都显贵常常外出,担心路上遭遇危险,临行前都会去各大镖局雇几人随行。
万通镖局的特色便是,只保护人的安全,不单独押送物镖。
一年前,海子戎跟万通镖局也曾有过往来,只是贺兰絮当时没太在意。
翻来覆去看过后,贺兰絮递还给他,“那好,平时你就在院里,帮青栀搬搬重物,顺便看着婶娘,别让她独自出门。”
许光遇闻言很是惊讶,踟蹰道:“路兄弟说的是保护姑娘你……”
贺兰絮漫不经心地摇了摇头,“我不需要,明日我不在,这里就交给你了。”
许光遇似是为难,但很快恢复如常,“小的听姑娘吩咐!”
晌午,贺兰絮正坐在竹凳上晒着太阳,昏昏欲睡。
顾游的管家忽然领着几个丫头,出现在了贺兰絮的面前。
那管家吴亮,两眼精明,嘴上功夫了得,是跟着顾游从鹿阳县老宅一道来京都的。
前世,老吴的妻子也就是吴妈妈,在秦鸢的院子当差,没少嚼舌根子给贺兰絮找麻烦。
贺兰絮对吴亮也没有多少好感。
青栀刚把她扶起来,人群中便发出一阵躁动。
海子戎推开众人挤上前,把好几匹寻常人家难得一见的上乘料子放在了石桌上。
海家嫂嫂推了那老吴一把,嫌恶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家妹子我们还能亏待她不成。”
“瞧你们这些烂俗的料子,染坊巷各大铺子都说不时兴了,你们还拿来送人情,也不嫌丢人!”
贺兰絮烦躁地看着两帮人,示意青栀回房看着婶娘,别再吓着她。
老吴老脸上挂不住,瞪着海家嫂嫂,态度强硬地走到贺兰絮面前。
“姑娘,别听这泼妇瞎起哄,这些可不是过时的料子,而是贵妃娘娘亲自挑选,让少爷找人给你做的新式衣裙。”
说完,他扭头斥了一声:“你们是木头桩子吗,都杵着做什么,还不拿过来给姑娘过目!”
海家嫂嫂嘴巴笨拙,被老吴那一眼瞪得心里发虚,嘴巴张合着,也没说出什么,只想扑上去阻拦。
海子戎一听这里有顾贵妃的意思,忙拉住她,若有所思看起了热闹。
丫头展开衣裙,高高提着,一字排开,从进屋的台阶一溜儿排到了院门口。
看热闹的四邻指指点点,都好奇疯婆子家里发生了何事。
贺兰絮淡声道:“吴管家辛苦了,倒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明日我自会入宫亲自谢恩的。”
吴管家见人多起来,瞟了眼屋内的摆设,眼中满是不屑,得意地连声音也拔高了几分。
“不瞒姑娘,小的是替娘娘和少爷跑腿的,若就这么回去,受些责骂事小,就怕让姑娘背上不识好歹的名声。”
见贺兰絮没开口,他抬手向后一招,一个小厮立刻抱着一个木盒上前,径自压在海子戎那摞布匹上。
海家嫂嫂上前抱在怀里,嚷嚷道:“兰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