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三年,春。
封大将军带领二十余人回皇城述职,顺带参加儿子封江的婚礼。
封江的亲事是恒王妃替他张罗的,未来儿媳妇是翰林院正五品直学士林大人的嫡长女,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当得起忠勇侯府的主母。
二十余人的队伍,越靠近城门,繁荣的气息越发明显。
远处的城楼上是高高耸立的钟楼,是那样令人震撼,却没人为此感到惊讶半分。
仿佛与周遭的一切早已融为一体,一直就在那里,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
近前,迎面而来是一群骑自行车出城之人,还有拉黄包车营生的车夫,以及踩人力三轮车运货的劳力。
这一切,是那么的祥和宁静。
一行人骑马进入城门,城内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黄包车和人力三轮车更多,马车和驴车也有不少。
但是,马和驴拉的都是极为轻便的板车,铁板车,不再是从前的木板车。
路旁时不时能看到补鞋的小摊贩,以及露天踩缝纫机给人缝补衣裳的小摊贩。
一幅车水马龙,富庶繁荣的盛世景象。
越往城里走,繁华的景象更甚。
路的两旁商铺林立,人人脸上带着笑。
路边卖吃食的小摊贩,他们的车也是轻便铁板车,铁炉子,甚至妇人手里撑着的伞,也是铁骨架的伞。
封望泽虽戍边十多年,远离皇城,但是他也知道,自景元帝登基后,致力于革新和发展,重用贤能之士,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务实亲民,朝廷上下政通人和。
大梁进入了十几年的大发展时期。
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前的一幕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在景元帝登基推行新政之初,遇到的阻力不小,因为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遭到很多人的竭力反对。
但是,都被他一一化解了。
比如,皇室宗亲中就有人第一个跳出来不服景元帝推行的新政。
只是,不服他之人当晚莫名其妙被人脱光了衣裳,不知怎么就被扔到山顶喂了一晚上的蚊子。
他们瞬间就服气了。
也有大臣不服的。
只是,几天之后,此大臣的子女和族中之人做下的杀人放火甚至是后院的那些腌臜事都被人捅出来。
此大臣不仅因为管教家人不力丢了官,且被抄了家,家产悉数充公。
此大臣空缺出来的官职立刻有年轻的新官员补位。
甚至有言官威胁景元帝,发誓要血溅盘龙柱。
景元帝不为所动。
言官在撞向盘龙柱时,都被暗卫出手阻止并直接丢进工坊,让他们做苦力去。
再多的言官逃出来威胁景元帝,工坊都照收不误。
从此,再无人敢跳出来反对景元帝推行新政,甚至有人出来说推行新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结果就是他看到眼前一幕的国富民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且自从景元帝登基开始,便对周边小国尤其是西北边的蛮族保持高压态势,有着降维打击的能力。
周边小国不敢入侵民富国强兵强马壮的大梁。
周边小国的国君心里是不想嘛,当然不是。
大梁的强盛富庶馋得他们直流口水,他们刚有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冒头都得挨上两巴掌,吓得不敢乱动。
就是在天顺帝驾崩的动荡时期,西北蛮族都不敢入侵大梁,只能干看着。
哪怕景元帝刚登基推行新政遇到重重阻力,与朝中大臣以及老牌世家较劲闹变扭的时期,甚至对军队进行革新的时期,依然有实力疯狂抽他们的大嘴巴,甚至可以直接把他们打到仅存在历史堆里,你就说大梁强不强悍。
只他军中的一名小将带着几千人,都能各种肆无忌惮暴揍周边小国一顿,让其乖乖俯首称臣,甚至直接灭国都有可能。
只要有那些个看不清局势的白痴敢上来挑衅,大梁绝对不会惯着你。
听说平南将军沈牧山按着南蛮一顿爆锤,然后灭了其国。
他军中的前锋将军李良武仅带着百来人直接灭了邱黎这等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于连虎大将军搓了搓手,直接下场,把闹事乌翟小国打成孙子,叫其不敢轻举妄动。
大梁实打实地在景元帝推行新政以来强盛了,完美诠释了一切靠实力说话的含义。
景元帝的强势不仅表现在推行新政上,还表现在维护皇后的地位上。
皇帝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