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蚕吃了几天桑叶,就慢慢变成了白色的蚕宝宝了。
白色的蚕宝宝随着一天天长大,原先养蚕的小簸箕已经装不下,只得分到好几个簸箕来养。
十几天过去,两张纸的蚕宝宝已经把几十个簸箕都占据了。
每次走进蚕房,都能听到蚕儿大口吃桑叶的唰唰声。
王念梅经常在放学后,跑进蚕房帮妈妈和嫂嫂给蚕宝宝喂桑叶。
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抓在手上,凉凉的,软乎乎的。
王念梅就一边喂,一边念叨,“蚕宝宝,快快吃!快快长!吃饱了就快快睡!”
因为母亲吴素素说了,蚕宝宝长到一定时候就要打眠,睡醒了褪层皮就继续吃。一只蚕儿要睡够四眠,才算长成,才会结茧子。
这个道理王念梅很懂,不就是像小孩子一样,吃得好睡得好,才会长得快么。
对于养蚕的农户们来说,把蚕儿养到大眠,才是最累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蚕儿们已经长到快有王念梅的小指粗了,吃得多,一簸箕一簸箕的蚕儿收拾起来也沉得很。
吴素素和儿媳姜二妹,天天上山采桑叶。王大刚也帮忙,几乎快把自家地边的桑树叶子都撸光了。
王富贵自从年后在王建国家修房子时搭了把手之后,又隔三差五地来串门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这天,他背了满满一篓子桑叶上门。
“大刚,我家蚕养得少,吃不完这么多桑叶。你堂婶让我背一篓给你们。”
王大刚见自家今年的蚕实在养得多,要吃的桑叶也多。几十簸箕的蚕儿天天伸长了脖子要吃的。
见王富贵背来的桑叶,大片大片的,王大刚就收下了。
今天再吃最后一天的桑叶,这些蚕儿明天就可以上山吐丝结茧了。
用断麦秆做成的供蚕儿爬上去作茧的“树山”也已经准备好了。
吴素素和儿子儿媳,就盼着第二天早上起来把蚕儿捉上山了。
“妈!妈!”先一步走进蚕房的姜二妹惊慌地大叫。
“咋了?二妹。”吴素素听见儿媳姜二妹有些慌乱的声音,心中一紧。
“妈!您快来看看这些蚕!好像都病了!”姜二妹颤抖着声音说。
吴素素几步跨进蚕房。
可不是,几十簸箕的蚕儿,昨天都还生龙活虎,今天大半都趴在簸箕里,一动不动了!
吴素素气得差点喘不上气来,她一屁股坐在门边的凳子上。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养蚕的人家最怕什么,就怕千辛万苦养大的蚕儿不小心得病了!
可是,这些天一直养得好好的蚕儿,为什么突然就病了呢?
吴素素想不通。
“昨天给蚕吃了什么啊?”吴素素抚着急得发晕的额头。
“没吃什么啊?就是正常喂了桑叶。”姜二妹很是不解。
“可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病了啊。”吴素素的脸上满是疲惫。
“哦,好像昨天富贵叔送了一背篓桑叶过来,和在一起喂了。”
姜二妹突然想起这一茬,赶紧问还没走进蚕房的王大刚,“大刚,是不是啊?”
“是啊,怎么啦?”
“大刚,我们家的蚕大半都发病了!”姜二妹白着脸道。
“啥!怎么会!”王大刚吓得赶紧跑进屋,看向蚕架上一排排的簸箕。
很快,王大刚就惊得瞪大了眼睛,半晌才怒道,“难道真是富贵叔拿来的桑叶有问题?!”
吴素素气得抚了抚胸口,“我说大刚,你富贵叔可能没啥坏心眼,但那赵月花是啥人,你还不知道吗?咱家吃的亏还少吗?”
她叹道,“大刚,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昨天我在坡上采桑叶,听你李婶说,赵月花自己养的蚕这两天坏了,有人看见她把僵死的蚕倒在屋后水沟里了。”
“啥!自己家蚕坏了,再把桑叶送给我们,不是诚心想害我们家的蚕吗?”王大刚气道,“我找富贵叔去!”
看着儿子怒气冲冲出去的背影,吴素素想把他叫住,又忍住了。
王大刚的心性还是太憨直了些,人心险恶啊,让他长长记性吧。
姜二妹见王大刚出去了,也咬咬牙跟了上去。
王大刚迈着长腿,几分钟就赶到了王富贵家,堵住了正要出门的王富贵。
“富贵叔!你家自己的蚕得病了,咋还要送桑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