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格尔草原又盘桓了几日就返程回去了,此次收复了游族的子民需要将这三千多的人归入西境军的麾下,故而大家需要先去西门关边城的大军驻扎地,烽火台。
烽火台是位于西夏与西门关交界处的一道天然屏障,有绵延几千里的长城墙,每隔一段则是一个瞭望台用来看护和镇守,如发现异动则可直接点燃烽火狼烟用来发出信号,故而唤作烽火台。
烽火台下的边城内驻扎了西夏赫赫有名的三十万西境大军,乃是西夏国内镇守西面的国军,西境军和北军不同,北军以马术和勇猛之名所擅长,兵器军火的装备乃是西夏四军最强。
而西境军乃是以战将坚韧的神威以及诡变的军阵所长,西境军主帅乃是拓跋家的现任主导者拓跋飞泓,此人用兵如神兵法诡异,早年曾在鬼谷道人后裔的门下拜师学艺,故而带兵迅猛手法清奇,是西夏四大威猛虎帅之一,太子殿下的忠诚拥护者。
一入边城,麋赤雪就感觉到这里风沙很大,秋风吹在脸上也很不舒服,一品堂的所有人都是将玄光斗篷扣在脑袋上,小南小北和萧赫也带着斗笠挡着风沙。
赫连玦带着黑色斗篷将帽檐浅浅的盖在头上,似乎完全不惧风沙和秋风的侵袭,倒是把麋赤雪给围了个严严实实的,将她斗篷上的帽子压得低低的,还给她脸上包了一块儿面纱,只留了一双眼睛但是也被帽檐遮的差不多了,几乎看不见路。
众人骑在马上进了城门,西境军的主帅拓跋飞泓将军就亲自来迎接太子殿下,带着前锋军队朝着赫连玦的马下一跪。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拓跋将军也就四十岁左右的样子,浑身硬朗精神烁烁,金缕铠甲闪闪发光看着十分的勇猛,边关的风沙将他的肌肤吹的黑中带着红,但是难掩其健硕矫健之身姿,说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颇有一副吞山河之气概。
赫连玦挥手让他起身,拓跋将军谢恩之后疾步起来,并大声开口道:“殿下,请随微臣前往主营稍作休憩,游族入军之事微臣已安排妥当,单设一营予做交割和后续礼训操培之务,请殿下放心。”
赫连玦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众人就随着拓跋将军去了西境大营,营地内整齐有序,三步一岗五步一巡,将士们各个神采飞扬迅猛矫健,丝毫不受任何风沙天气的影响,一路上见到太子殿下皆是跪拜行礼,敬重之至。
到了营帐,赫连玦将麋赤雪扶下来随着拓跋将军走了进去,其他人都随之候在营帐外,麋赤雪心想着难怪素闻西境军主帅治军严厉御下甚苛,这么大的军营连个人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安静的出奇,除了巡逻的脚步声和远处教场传来的兵器声音之外,其他的还真是什么声音都没有。
赫连玦先拿着拓跋飞泓递交的兵力部署图和防御图查看,又随后问了他几句军中的情况,他们两个低声说着,麋赤雪就在前面看沙盘的兵力布置图,西境的地势多为平坦,除了草原就是大漠,鲜少有陆地,大军的驻守主要还是依托于烽火台的遮挡之势,完美的隔绝了塞外胡邦的视线。
没一会儿他二人交涉完,赫连玦走过来拉起麋赤雪的手,沉声道:“走,带你开开眼。”
麋赤雪掀开头上的帽檐,疑惑的问道:“什么?”
赫连玦微微一笑,然后拓跋将军就说:“太子妃殿下,军中新研制出了几种军阵,将士们知道殿下要来巡视,故而今日特意想邀二位殿下赏脸一看。”
麋赤雪笑了笑点点头:“好,那就长长见识,素闻拓跋将军的兵法诡道变幻莫测,如今可得一见,想必是不会让太子殿下失望了。”说罢,她清丽的看着赫连玦。
众人走去宽阔的教场,场内上万人的士兵各个皆是精气十足面若骄阳,赫连玦拉着麋赤雪走向高台上,万人齐声呐喊:“参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赫连玦一挥手,拓跋将军大喊着‘起’,然后就吩咐主将们准备摆开阵法,这时教场周围的十面大鼓轰隆隆的开始敲起,声音震耳欲聋,震人发聩。
只见教场上的士兵们开始从刚才整齐有序的队伍中散开,然后围绕成一个长龙般的圆形,随着整齐有序的动作和鼓声一会儿汇集一会儿散开,看似凌乱不明但实则有序沉稳,就连步伐几乎都是一致的。
拓跋将军朗声介绍道:“殿下,这是一字长蛇阵,首尾相连,身法多变,适合大规模作战。”
麋赤雪点点头已经惊讶的不知所措了,上万人的队伍可以做到这么整齐有序,步伐步调一致,这个拓跋飞泓简直是个练兵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