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和排斥,导致众多学子心生怨怼,民怨丛生,列证司先后查核后确有此事,现已将涉世之十三人交由京畿司扣押,因我朝无此案例的律例之法,故而还请殿下决策定夺如何处置。”
他说完,堂下安静的落针可闻,麋赤雪也瞬间明白了赫连玦为何会说不用自己开口了,因为这件事情谁先开口谁就得罪了权贵世家,但若是不开口那便是有被追究的风险。
因为他们一直都很矛盾,对于太子殿下深不可测的心思无人可以揣度的完整,而今御史台先开了口,即承担了得罪人的风险,又清明了自己的立场,想来太子殿下不会追究他们的失职了。
从昨天下午这件事情爆发出来之后,事情早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现在就看谁能有幸有能力将自己摘出去,谁能不被这场风浪给波及。
太子殿下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凌冽的看向堂下的众人,而后缓缓的沉声一句:“刑部律政司何在?”
堂下刑部中立刻出来一名官员,朝着上首行礼开口:“回禀殿下,微臣在,我朝法度确无欺凌藩地学子之罪名律条,但....!”他沉顿了一下,额头渗汗,继而破釜沉舟一般的提声喊道:“回禀殿下,我朝律例明令禁止叛国,违逆,以下犯上,阳奉阴违,祸国生乱,欺君罔上,阻碍朝局等,违反者依律可判终身流放!“西夏无死刑,人尽皆知。
他的话说完,堂下众人的面色青黄不接,太子殿下悠然起身朝前走了几步,高大的身形和威仪立刻震慑的让所有人眼帘微垂。
麋赤雪看了看浑身冷冽的太子殿下身影,心中开始一片冰凉,她明白这才是帝王应该要有的无情和铁血,但是也微微有些胆寒接下来的结局。
果真,片刻后礼部员外郎东方安怀纵身跪地,朝着上面就叩首道:“启禀殿下,微臣有罪,身为礼部官员,內帏不修教子不严,实乃有愧于君恩,负于社稷之责,还请殿下降罪。”
而后刑部侍郎公孙辉也纵身跪地叩首,大声喊着自己有罪,以及另外那十几个纨绔子弟的父亲,说自己教子无方有愧皇恩浩荡云云。
就连京畿司的司正完颜蒙昉也跪地请罪,说自己疏于管束,放任藩地学子被欺凌什么的,所有人的认错态度是又积极又诚恳,有好几个年纪大点儿的都红了眼眶。
可是这些东西在铁血手腕的太子殿下眼里一文不值,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或者子嗣,还有传承了一脉的整个家族。
所有人告罪结束,内阁五相才悠然的现身开口,齐大人垂着眸子,脊背垂直的率先开口:“启禀殿下,圣人云仁善好施,实乃大道所致,我朝仁义治国平天下,此番福祉广布经纬藩地,正值安抚民心得民所愿之际,皇朝帝都天子脚下发生此事,实乃骇人听闻,闻之色变。”
说着他又朝前走了一步拱手开口:“老臣建议,此番涉事子弟家族皆需重罚,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需给藩地苍生一个交代,也是给夏之民众一个警醒。”
他说完,上首太子殿冷毅的眼神儿更加锐利了,一旁的拓跋大人立刻补充道:“殿下容禀,老臣建议涉世告罪官员官降三级,罚奉三年,朝堂各司法部门以及牵扯的世家,部处之首同样罚奉三年,以示惩戒。”
两位内阁之相话说的很明显了,第一个先是拿出仁义典范想要堵住太子殿下的嘴,第二个直接给出惩治结果来让太子殿下满意,他们应该是猜到太子殿下想做什么了。
麋赤雪瞬间明白了这些人是在围堵赫连玦接下来的决定,不行,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尽管最后的结果她可能不愿意看到,但是她不能允许西夏储君的权威受到挑战。
她猛然起身也朝前走了几步,和太子殿下并排而立睥睨着堂下众人,她声音凌然带着些许冷毅:“圣人云,仁者乐善好施,圣者,明清得胜,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内阁,刑部,督查院,列证司,京畿司,告诉本宫,何为国法,何为国策,何为朝堂法度,何为框国律例!”
她声音愈发清冷,眼眸骤然生寒,内阁另外一个大人见状立刻拱手道:“储妃所言极是,北域救援之役,南属江下之战,将士在前开疆拓土浴血奋战,历经生死收服疆域土地,吾等却对其弃之如敝履,斥之如敌寇,岂非大逆不道,罪无可恕也...!”
“老臣附议~”内阁耶律大人即刻躬身示意。
“老臣附议~“另外一位内阁大人也附和着。
现在三比二,内阁的五位中有三位支持两位殿下的势必追究到底,两位谏言要从仁善出发,内阁的意思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