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觉得没关系,毕竟陛下心里难受有个发泄的出口也挺好的,但是架不住太子殿下犯浑啊,他的太子妃自己都不舍得责骂,让人家骂了,是自己的父皇那也不行。
麋赤雪是威逼利诱的拉都拉不住太子殿下,眼睁睁的看着太子殿下把陛下给气的抬回了南宫养心堂,然后不出意外的是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天之内传遍了前朝后宫,以及中都各地。
好嘛,之前说储君不仁的现在又加了一个不孝的罪名,不仅如此,连储妃都给一起议论上了,不知道是不是人人嫉妒储妃的专宠,直接摒弃了她的天女身份,忘却了之前的功劳,将她在皇室无礼不孝的事情拿出来说了,还说她福薄连个孩子都生不了,导致储君到现在都没有子嗣。
赫连玦一点都不在意人家怎么说他,但要说他的太子妃,那他是万万不能允许的,直接下令宫内的禁卫司和中都的京畿司抓捕散播流言蜚语的源头,最后在宫内仗杀了一批宫人,在宫外降罪了一批民众,此事才平息了一些。
但是流言这个东西,你不说不代表人们会忘却,你越是镇压反响就会越是热烈,经此一番,两位殿下的名声在民间一落千丈,人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是质疑着未来之主的仁义之念。
为此内阁和群臣着急上火的不得了,特别是极为注重风骨的文官们,因为在他们看来民声民意乃立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故而天天劝说着太子殿下要注重名声注重民意,不仅劝他连带着一起谏言太子妃,语言犀利誓不罢休。
直接让太子妃连大朝会都不去了,天天在东宫躲清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富贵花,众人也逐渐发现两位殿下的态度太过清奇,别人越是在意,他俩就越是不在意。
不仅不在意,众人还发现从事发到现在,置身于舆论漩涡的东宫从一开始就没有开口解释过一句,不仅没有解释,还仿佛置身于事外跟他们毫无关系一样。
太子殿下该上朝上朝,太子妃该看书看书,绝口不提在民间一落千丈的口碑和民声,也压根不考虑该怎么挽回皇室形象一说,众人愈发奇怪起来,不了解东宫的人会觉得他们狂妄至极,但是了解东宫的人却不这么想。
太子殿下赫连玦是谁啊,储妃天女娘娘又是何许人也,他们会允许子民这般妄言,会允许被群臣这般胁迫吗?他们二人可是天定之主,年纪轻轻就掌握整个大半中原疆土之人,是不可能会屈服和妥协的人。
不仅是他们,东宫的心腹也全部都默契的保持静默,皇城总政处,禁卫司,守备军,兵部,太尉府,四军处以及八个藩地,全部都像得到了密令一般没有任何举措,不参与任何争议也不做任何回应,而是无形中忠实的拥护着两位殿下。
从事发到现在,二人淡漠的态度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一切,这个事情不简单,内阁五位大臣第一时间感知到了事情的不一样,逐渐的其它文武百官也揣度到了太子殿下的圣意,渐渐的就没有人再谏言挽回名声之言了。
直到五月初的盛夏来临,大朝会上内阁请示了储君之意,先是下达了五月初十举办琼林宴的消息,因为之前的多事之秋,原本在四月底就应该举行的琼林宴给延迟至今。
再是兵部向众人传达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消息,将所有人给震惊的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