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喧嚣至上的京城再次热闹肆意,从琼林宴那天开始,皇室的消息就犹如晴天霹雳炸响在人间,又如雨后春笋,一茬一茬的冒了出来。
宴会上的情景早已在第二日就传遍了中都各地,成了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议论的话题,原本众人以为此等惊世骇俗的事情已经够大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番境况再次让众人跌破眼球。
先是储君在琼林宴之后的早朝上,当堂宣布此生只娶一个正妃,宫里立刻就开始传言端木家长女对储君痴心一片,但被太子妃所不容。
其次是陛下试图让宗室接受端木氏,但是不知为何再次触弄储君的逆鳞,端木氏不仅被储君所厌恶,还被宗室集体排斥,然而就在同一时间宫内又开始谣传储妃善妒,霸占储君不放手的言论。
最后在陛下拿着先祖规矩和太后懿旨当朝逼迫储君纳妃时,端木氏的旧闻被提及出来,陛下再次以失败告终,而且在当天义无反顾的将端木氏强行送入东宫,其劲头颇有些誓不罢休,绝不妥协之意。
父子俩的博弈昭然若揭,前朝后宫一片哗然,人人闻声感慨,但又不敢多加言语,皇家秘闻知道越少越好,但是作为西夏的帝君和储君,想不让人关注都难。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储君会被陛下锲而不舍的进击所折服时,宫里传来另一个爆炸般的消息,据说端木之女进了东宫后,储妃就开始身体不适,并且每况愈下,一连养在水榭清凉之地多日都未见起色。
但就在太医都束手无策时,北宫的女眷娘娘之中又横生一场热病,一连几日仿若时疫一般蔓延,御医医师们统统乱了阵脚,在几经救治下,还是有不少宫人女眷先后因暑气加重病亡。
于是在五月仲夏的某一个夜里,宫中开始传言端木之女福薄不详,于皇室不吉,于宫内不睦,传言沸腾震动四起,总政处迫于压力先后请出巫灵阁祭司于占卜台测灵,以及举办了一场祈福大会,但效果都极其甚微。
虽然太子妃的病情是好转了,但北宫的时疫之势愈发严厉,看着不断病死的人,总政处急的头发都要白了,一时间皇城动荡,人心惶惶,北宫被封锁了整整七日都还未有起色。
直至东宫御医坊副使小南大人,奉太子妃之命加入北宫医师团队,用了接近三天的时间开出一张治疗时疫之方,将太后娘娘在内的上百名北宫女眷拯救于水火,这场喧嚣至上人声鼎沸的闹剧才随之结束。
至此小南大人的名字算是响彻了中都内外,太后娘娘亲下懿旨,册封其三品安国女君之爵位,加封皇室太医院协律郎之职,功勋可载上表天地,让本就得意嚣张的小南大人这下更张狂了,不仅成了皇室的大恩人,如今走哪儿人人都得尊称一声南大人....
当然了,眼瞅着东宫上下愈发势大,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陛下眼见自己一砖一瓦盖起来的精美楼阁被人轻而易举给推翻,必须开始坐不住了,而深陷东宫旋涡中的端木云华也好不到哪儿去。
她每日已经不能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了,中都人人都知道她是奉了陛下之命来东宫学规矩的,可却没人关心她是如何学规矩的,每日寅时起床在宝华堂诵经念佛两个时辰,然后去主殿看着骄奢淫逸的太子妃享福一个时辰。
接着去内政处学习规矩两个时辰,说是学习规矩其实是帮忙干活,不是摆弄草药就是清理药膳,要不就是整理打点一应所用,东宫的女使们惯会折腾人,这些活儿都不重却极为磨人,她一个千金大小姐硬生生的被磋磨的瘦了一圈儿。
学习完规矩,还要跟着女使们一起伺候太子妃和太子殿下用晚膳,沐浴,更衣,然后看着两位殿下如胶似漆,恩爱不疑,最后自己休息两个时辰,然后又要起床重复同样的事情。
她完全看的出来,这些人是在故意折磨她,但是她却必须要咬牙坚持下去,而且绝对不可以放弃,肉体上的折磨她虽觉痛苦,倒也可以咬牙忍受,最可恨的是精神上的摧残。
自从她被扣上不详的帽子后,所有人见到她都是一副鄙夷嫌弃的眼神,那样子就像见到瘟神一般,尽管她知道这都是太子妃身边儿那个女诸葛的阴谋,但还是让她觉得很崩溃。
她在东宫不敢出去,她想跟陛下求救却无门路,但是难听的话却随时可以传进她的耳朵,她知道陛下肯定也在想主意,她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时间过的快点,谣言止于智者,当一切都结束恢复如初后,她还是可以独善其身的。
可事情并未像她想的这么简单,虽然宫中疫情被止住了,太子妃的身体也在逐步康复中,可关于端木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