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盛世下的一幕迷了所有人的眼。
“回以对礼!”
帝后再次深情相视,眼中只有彼此,相对躬身行礼的那一刻,这场盛典终于得到了最终的升华,成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礼成,山呼叩首,礼乐起,号角鸣,恭贺大夏朝帝后新婚大喜,礼仪天成,普天同庆,万民同乐....”
“恭贺陛下娘娘大婚,千秋万载,承天白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贺陛下娘娘大婚,千秋万载,承天白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贺陛下娘娘大婚,千秋万载,承天白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的同时,礼乐炮仗声彻底响动天地,喧嚣的声音传扬了上万里,皇城内外,天地臣民,无不欢呼而至,呐喊啼鸣,荡涤着云层,直冲上天际。
乾安宫前宣圣皇帝拉着宣和皇后的手,微笑着看着叩首的臣民,从高阶上的九龙道一步一步行至皇城正门的城墙之上,接受着万民的敬仰朝拜,恭贺之礼。
“帝王承天立极,作民父母,使四海同伦,万方向化,匪独外治,盖亦或内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宫壶,所以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本支,睦九族,基钜典也。朕祗缵鸿基,笃念伦纪,兹者圣祖母太皇太后,深惟婚礼为天秩之原,王化之使,遴选贤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宫,以母仪天下。谨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朕躬暨后,允修厥德,夙夜敬勤,丕协伦常,恰被仁恩,律臻上理,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宣圣帝的一袭大婚诏书,昭告天下,声明内外,诠释了什么是一个至尊帝王的深情和宠爱,也彰显了一个少年帝王的赫然决心,至此帝后情深,情比金坚,天下皆知,世人皆晓,这便是少年帝王给其皇后的第五个惊喜。
午正,合和之礼告一段落,帝后自南正门开始,乘坐龙舆御驾前往天台祭祀天坛沐泽疆土,自南门的白石广场开始,城内子民尽数归于道路两旁围观叩拜。
一路上虽设置帷幔阻挡,但仍旧不能阻止子民的亢奋和激动,纷纷朝着帝后跪拜叩首,恭贺帝后大婚,山呼着万岁千秋。
銮驾前方八大藩王领路,两千守军清场,后方两千宫人随扈,三千守军压阵,京畿司派出五千兵马在城中维持秩序。
守备军大将完颜瞳和上将云烈策马于銮驾左右随行,御驾銮舆中大红婚袍的帝后十指紧扣,神色欢愉,喜上眉梢,暗自欢喜,两颗紧紧贴近的心再无一丝缝隙。
天坛祭祀一直持续到了申正,回宫后典礼继续前进,由于帝后大婚当日也是帝后生辰之日,故在阖宫朝拜礼之前,帝后在礼部的主持指引下前往占卜台,巫灵阁,祈福台,祭祀台举行祭祀仪式。
一系列仪式完成,帝后于太庙中做最后的祭拜先祖,上香叩首,告知先祖大喜,礼仪孝道共攘之。
酉初,帝后的仪仗队伍自大广场前行至乾安宫太极殿,自太极殿入乾清宫前小广场,再由九龙坡上至朝殿高阶之上。
此时群臣百官,宗室番邦,宫仆禁军,内外命妇,皇城侍女,女使,宫人,各处女眷,全部齐聚小广场上,品阶大妆,大红宫装,整齐有序,安静有礼。
女眷在前,男子在后,依次是宗室内命妇,再是宗室外命妇,官眷外命妇,番邦公主女眷,外域使臣女子,皇城女使,宫人。
再往下便是宗室藩王,亲王,郡王,子嗣,中枢朝臣,文武百官,番邦王族,外域使臣,以及皇城内外围绕的守备军队,禁卫军队,统统齐聚,毫无遗漏。
帝后踏上高阶的那刻,大红的婚袍和震慑的气势,闪耀在每个人的眼里,众人山呼万岁,跪拜叩首,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了天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凤目微挑,金昭玉粹,天家威仪一览无遗,阴鸷深邃,敛眉深深,雍贵凌厉气若华凌,冷毅持重,杀伐果决,霸业鸿祚怀于心,凤表龙姿,倾国绝色,太平盛世振清河。
手握杯盏,乾坤在怀,问鼎逐鹿,中原河山,壮志雄心破天峦,威服天下尽归还,百夷鳞集,万邦来朝,凡普天之下皆俯身叩拜天子靴前。
纵横捭阖睨四海,圣功煊赫百世存,这,便是大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