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呢。”
齐相:“呵呵,娘娘爱美倒也无可厚非,娘娘凤体康健,帝后心意相通,我们做臣子的才不会忧心啊。”
耶律大人:“陛下上个月下旨,召藩王们回京参加中秋宫宴,老臣有些奇怪为何不是参加四个皇子们的满月宴呢,孰重孰轻陛下可是有自己的考量?”
赫连玦将石桌儿上的一本折子丢过去,“这是一品堂密探和兵部特勤最新传回来的消息,都看看吧。”
耶律大人捡起石阶上的折子,另外几个人也都凑过来一起看,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屯兵!”“密谋!”几个敏感的字眼将五个人吓了个不轻。
拓跋大人:“大逆不道,大逆不道,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赫连大人:“原先还觉得陛下的肃清过于严厉,可如今看来还是仁慈了,大夏朝这腐朽的铁锈若是再不除,怕是朝堂难安,天下难安啊。”
齐相:“原本集中分散之治,广纳世家氏族子嗣,已然让群臣在私下跳了脚,若此举再震荡朝堂,怕是会激起更多人的贪婪之心,人心若是贪婪了,那距离二心就不远了。”
赫连氏之所以能够绵延一千多年,成为华夏历史上存活最久的皇族,有赖于历任帝王的中央集权之治,无论哪一代帝王或多或少都为了赫连氏嫡系的传承尽过一份力。
赫连氏的确枝繁叶茂,绵延强大,可嫡系有的旁系也有,嫡系若是立于巅峰上的皇权,那么旁系就是环伺周围的锐刺,绵延千载的好处就是皇权日益稳固,但弊端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旁系。
他们面若忠诚,时刻注视着嫡系之位的任何风吹草动,他们恪尽职守,拥兵自重也无人会怀疑,因为他们和皇族一个姓氏,和皇室皆乃同宗。
先帝无功无禄,可在子嗣上领先旁系一大截,不是先帝的后宫没有波澜,纵容了所有子嗣顺利长大,而是先帝知道自己的弱势,只有在绵延子嗣上做到让旁系无法攻克。
而今先帝的子嗣们各个长大,形成了新一代拥护嫡系发展的屏障,在波谲云诡的皇权争夺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震慑作用,嫡系一脉而今发展的势不可挡,以至于让现任帝王多年未得子嗣都没有过半分急促。
如今现任帝王的子嗣也已出世,一次四子各个嫡出,那么在如此顺势的情况下,旁系子孙可还有必要存留吗,只怕若是再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成为心腹大患。
放眼赫连氏嫡系子孙,目前最高一代的长辈中仅存两位,乃朝宗先帝之父濮泽大帝的两个嫡亲胞弟,就是内阁那两位赫连氏长辈。
到了先帝这一代仅有兄弟十三人,除开已经驾崩的先帝,再加上太皇太后齐氏所出的蓟王和兖王,嫡出的也只余五人之数,朝宗先帝所出皇子十七人可正经嫡系之出的不过三个,还是加上现任帝王。
这三代嫡系拢共不过十人之多,所传承绵延下的子嗣不足百人,和强大泛滥的旁系们可是万万不能相比的,即使算上历代帝王所出庶出之子,开枝散叶后的子嗣仍旧不能和旁系相比。
就像是前段时间刚刚削藩的西林王一族,他们光是三代的传承下族亲都已超过上千人,若是再由着他们发展下去后果可以想象,就算这一代安稳,那一代呢,下下一代呢,只要他们冠着皇姓就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永存臣心。
新帝登基的天定元年注定是个不平凡之年,少年帝王天定之主,天女皇后祥瑞降世,无一不在彰显着这盛世华年下的汹涌澎湃,热烈明媚,这个天下是年轻人的天下,也是新一代帝尊皇权手中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