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了口气,朝太和殿而去。
此时已有官员先至,见到谢安,都含笑道贺了一声。
谢安温文尔雅的回以感谢,至见到张正时,才现出焦色,“老师,借一步说话。”
因为是谢安及冠,张首辅才来得格外早,不然以他的地位,通常是压轴而来。
“怎么了?”张首辅凝眸道,“今儿可是你的大日子,何故焦愁?”
谢安就把知道的消息再次重复了一遍,张首辅立即色变,“确定?”
“八成。”谢安没说太满,“我谢氏在西北没甚经营,唯独大同,因有谢巡抚在,有些根基,此人既是我谢氏的人,多半来自大同。”
大同至京城,以草原骑兵的
速度,急行军之下,一两日就能到!可朝廷至今还没接到任何消息,西北一派祥和,这才是可怕之处。
张首辅越想头越麻,“冠军侯还没来,可是已知晓此事。”
“是,学生进宫前,已先知会子彦,他已赶去城门口,会先布置一番,但那日瓦剌小王子的到来,已暴露出忠勇伯对朝廷渗透甚重。
若此次外寇入犯,乃是由忠勇伯引入,京畿危矣!”谢安没有说忠勇伯必定反了,毕竟毫无证据,也有可能是衮多自己勇猛。
张首辅其中利害,“我这便去与陛下说,京畿有三大营在,理应能挡。”
“但愿。”谢安叹道。
张首辅听出了弦外之音,“你觉得三千营靠不住?”
“以近来学生与子彦联手清除的忠勇伯暗桩来看,学生以为,当做最坏的打算。”
张首辅登时沉脸,“三大营会反?”
“初期,不至于,但若朝廷失势,难说。”谢安并非故意说重形势。
而是上一世的三大营,就是这么观望到察觉瓦剌无法攻入京城,才出手。
这还是在忠勇伯已死,衮多并无赵氏助力的前提下。
这一世,同样姓“赵”,三大营未必不能扶新赵、替旧赵!